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_Bowel_Syndrome,IBS﹞:
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_Bowel_Syndrome,IBS﹞是一種消化道﹝The_alimentary_canal﹞功能紊亂性疾病,病程較長,但無營養不良﹝Malnutrition﹞的表現。過去稱為「痙攣性結腸炎」、「粘液性結腸炎」、「導瀉藥性結腸炎」、「單純性結腸炎」、「精神性腹瀉﹝Diarrhea﹞」及「不穩定性結腸炎」等。
典型的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_Bowel_Syndrome,IBS﹞病人往往為中年婦女,具有神經過敏的素質,經常就醫。
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_Bowel_Syndrome,IBS﹞的主要臨床症狀﹝Symptom﹞為:
(1)腹痛﹝Abdominal_pain﹞,其程度輕重不等。輕者僅為腹部不適,重者則可出現劇痛,曾有人因此而要求剖腹探查。腹痛﹝Abdominal_pain﹞最常位於左下腹部和下腹部,偶可涉及下背、肋部及大腿﹝Thigh﹞。疼痛﹝Ache﹞不如消化性潰瘍﹝PU﹞那樣局限,常不能用一個手指點出疼痛﹝Ache﹞的部位。有時腹痛﹝Abdominal_pain﹞可為排便所緩解。失眠(Insomnia)是腸易激綜合症﹝IBS﹞病人常見的伴隨症狀,但入睡後極少被痛醒。由於女性患者的症狀常於月經﹝menstruation﹞前或經期加重,故易造成治療﹝Treatment﹞上的錯誤。
(2)在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_Bowel_Syndrome,IBS﹞病人中,大便不規則,次數的改變,常見或多或少。最令人討厭的是經常發生的、表面上似乎矛盾的「便秘﹝Constipation﹞」和「腹瀉﹝Diarrhea﹞」的交替出現。便秘﹝Constipation﹞時常無排便欲望或因糞便﹝Excrements﹞幹硬而排便困難;腹瀉﹝Diarrhea﹞時呈水樣便或多次排出小的、碎塊狀糞便﹝Excrements﹞。
(3)糞便﹝Excrements﹞性狀改變。病人常因為糞便﹝Excrements﹞性狀及色澤的變化而驚惶失措,他們似乎認為:水樣便提示食物(營養)的流失;小的、碎塊狀糞便﹝Excrements﹞提示排便不暢;多得令人難以置信的粘液提示「組織」脫落、懷疑腸腔「潰爛」。然而,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_Bowel_Syndrome,IBS﹞病人決不會出現便血或黑便,除非是痔﹝Hemorrhoids﹞核、肛裂﹝Anal_fissure﹞(Anal_fissure)或藥物引起。
這些症狀﹝Symptom﹞可以單一或幾種聯合存在,同時還可伴有消化系統的其他症狀,如咽﹝Pharynx﹞喉部異物感、噁心﹝Nausea﹞、胃﹝Stomach﹞灼熱、打嗝、胃腸脹氣﹝flatulence﹞或腸鳴等;另外,還可伴有其他系統的症狀,如眩暈(Dizziness)、心悸(Palpitation)、氣短或尿頻等;至於虛弱、疲勞或厭倦等也是很常見的。
總之,症狀越多,病程越長,診斷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_Bowel_Syndrome,IBS﹞的可能性越大。
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_Bowel_Syndrome,IBS﹞病人常無特殊的體徵,有時在右下腹部或季肋部有明顯的脹氣,或者沿著結腸的解剖走向可捫及一觸即痛的痙攣性腸段。
雖然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_Bowel_Syndrome,IBS﹞的發病機理與過敏素質、環境刺激、飲食、藥物及情緒因素等有關,病人應該瞭解:腸腔痙攣或緊張﹝tightness﹞不會影響正常的消化生理過程,即使處於某種刺激下、腸腔仍能照常工作,不會影響患者的營養狀況;對焦慮﹝Anxiety﹞的病人來說,儘管症狀﹝Symptom﹞存在長達數年,但不會引起嚴重疾患,因為至今尚未發現腸腔痙攣和癌腫之間具有明確的聯繫。有些患者為了恢復正常的排便習慣而有意迫使自己進行一系列克制或增加排便的重復動作是無益的。由於腸腔是習慣的奴隸,故病人應根據胃腸反射的原理於早餐後進行排便是治療便秘﹝Constipation﹞的簡便方法。有幾種相對比較特異的治療﹝Treatment﹞知識和措施:
(1)飲食不宜嚴格限制,應有一定的自由度。酸性水果、新鮮沙拉及酒類飲料可能是引起腹痛﹝Abdominal_pain﹞的主要原因。通常,低脂飲食能刺激胃腸運動,增加蛋白質含量可抑制結腸的收縮。應用高纖維飲食的價值仍有爭議。有人認為每天攝取含纖維素20克的食物可增加大便次數,且減少疼痛﹝Ache﹞發作次數和程度。有些病人在食用乳製品後可出現腹瀉﹝Diarrhea﹞,理應避免。
(2)物理療法的價值很有限。局部加熱有時可緩解痙攣性腹痛﹝Abdominal_pain﹞;電熱褥或熱敷可減輕腸痙攣;熱水浴偶爾也有説明。病人適當的體育鍛煉能消除過度的精神緊張﹝tightness﹞,慢跑鍛煉,效果較好。在物理療法的同時,可以考慮灌腸,但不主張有規律的灌腸,只宜偶爾使用。
(3)病人對藥物,尤其在廣告中見到的藥物寄於無限希望,但事實並非如此,要知道任何一種最有前途的藥物在治療﹝Treatment﹞中遲早會失去魅力。由於精神刺激和緊張﹝tightness﹞可能導致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_Bowel_Syndrome,IBS﹞,故有人試用鎮靜劑治療。比較受歡迎的如利眠寧5~10毫克和安定2~5毫克,可於餐前和臨睡前口服。
當然不是所有的鎮靜劑都可以應用,更不宜長期服用。也有人認為應用抗憂鬱藥比催眠鎮靜劑更為恰當,如丙咪嗪或阿米替林,但宜短期使用。理論上抗膽鹼能藥物(如阿托品0.4~0.8毫克、顛茄酊10~30滴、普魯本辛15~30毫克、雙環胺10~20毫克,餐前或臨睡前服用)能緩解腸道痙攣,但其實際效果卻令人失望。如果能與鎮靜劑聯合應用可減少抗膽鹼能藥物的用量。最近,有人報導應用鈣通道阻滯劑、雙歧桿菌對改善症狀﹝Symptom﹞也有一定的效果。至於其他治療﹝Treatment﹞措施如生物回饋、心理治療﹝Treatment﹞等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必須指出的是: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_Bowel_Syndrome,IBS﹞病人的最大危險是其慢性症狀﹝Symptom﹞掩蓋了後來伴發的惡性腫瘤﹝Malignant_tumor﹞。因此,病人一旦出現新的症狀或原有症狀的加重應及早就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