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檢查:

心臟位於胸腔的正中偏左,上與大血管相連,下面位於橫膈上,兩側緊靠肺臟,表面邊緣部為肺組織所遮蓋。心臟由左右心房﹝left_,right_atrium﹞和左右心室﹝left_,right_ventricle﹞所組成,

 右心室﹝right_ventricle﹞位於心臟的前表面,左心室﹝left_ventricle﹞組成心臟的左表面、膈面及前表面的一部分。

 左心室﹝left_ventricle﹞的右下方稱心尖﹝Apex_cordis﹞,

 右心房﹝right_atrium﹞組成心臟的右面表面及右後表面的一部分,

 左心房﹝left_atrium﹞組成心臟的左下方稱心尖﹝Apex_cordis﹞。

 右心房﹝right_atrium﹞組成心臟的右前表面及右後表面的一部分,

 左心房﹝left_atrium﹞組成心臟的左後表面及左前表面的一小部分。

心臟檢查時,應根據病情,讓病人採取平位、半位或坐位。病人兩肢自然平放或下垂於軀幹的兩側,身體勿左右傾斜以免影響心臟的位置。

 心臟望診﹝Inspection﹞:

(一)心前區隆起:

正常人胸部兩側大致是對稱的。心前區隆起多見於兒童期即已患心臟病且心臟顯著增大者(常為右心室﹝right_ventricle﹞肥厚),如先天性心臟病﹝Congenital_Heart_Disease,CHD﹞或風濕性心臟病﹝rheumatic_heart_disease,RHD﹞。由於該時,胸壁骨骼尚在發育階段,受增大心臟的影響,可使心前區隆起。成人有大量心包積液﹝hydropericardium﹞時,心前區可顯飽滿。

(二)心尖搏動﹝PMI﹞:

心臟收縮時,心尖﹝Apex_cordis﹞向胸壁衝擊可引起局部胸壁向外搏動,稱為心尖搏動﹝PMI﹞。正常成人,心尖搏動﹝PMI﹞一般位於第五肋間,左鎖骨﹝clavicle﹞中線內0.5~1.0cm處,距前正中線7.0~9.0cm。搏動範圍相當於一個鐘式聽診器﹝Stethoscope﹞胸件的面積(直徑約2.0~2.5cm)。有一部分正常人的心尖搏動﹝PMI﹞看不見。觀察心尖搏動﹝PMI﹞時應注意其位置、範圍、強弱、節律等有無異常。

01、心尖搏動﹝PMI﹞位置的改變:

 正常心尖搏動﹝PMI﹞的位置受人體體形、年齡、體位﹝position﹞、呼吸等因素的影響。如超力型的人,心臟呈橫置位,心尖搏動﹝PMI﹞位置可上移至第四肋間,距前正中線較遠。

 無力型的人心臟呈懸垂型,心尖搏動﹝PMI﹞位置可下移至第六肋間,距前正中線亦較近。

 嬰兒與兒童心臟體積與胸廓容積之比,較成人為大,心臟近於橫位,心尖搏動﹝PMI﹞可能在第四肋間,左鎖骨﹝clavicle﹞中線之外。

 體位﹝position﹞對心尖搏動﹝PMI﹞位置的影響較大,位時,心尖搏動﹝PMI﹞可較坐位高一肋間。

 右側時,心尖搏動﹝PMI﹞向右移1.0~2.5cm。左側時,向左移2~3cm。

 深吸氣時,因膈肌下降,心尖搏動﹝PMI﹞可下移至第六肋間。

 深呼氣時,膈肌上升,心尖搏動﹝PMI﹞則向上移。

引起心尖搏動﹝PMI﹞移位的病理因素有:

 (01)、心臟疾病:

 左心室﹝left_ventricle﹞增大時,心尖搏動﹝PMI﹞向左下方移位;

 右心室﹝right_ventricle﹞增大時,左心室﹝left_ventricle﹞被推向左後,心尖搏動﹝PMI﹞向左移們;

 先天性右位心時,心尖搏動﹝PMI﹞位於胸部右側相應部們。

 (02)、胸部疾病:凡能使縱膈及氣管﹝trachea﹞移位的疾病均可引起心臟及心尖搏動﹝PMI﹞移位。

 如

 右側氣胸﹝pneumothorax﹞或大量胸腔積液﹝pleural_effusion﹞可使心尖搏動﹝PMI﹞向左側移位。

 嚴重肺及胸膜﹝Pleura﹞纖維化,或有阻塞性肺不張﹝atelectasis﹞時,均可使心臟向患側移位。

 脊柱﹝Vertebral_column﹞或胸廓畸形也可影響心尖搏動﹝PMI﹞的移位。

 (03)、腹部疾病:

 腹腔內大量腹水、巨大腫瘤、妊娠或氣腹治療時,因腹壓增加均可使橫膈上移,心尖搏動﹝PMI﹞向左上方移位。

02、心尖搏動﹝PMI﹞強弱及範圍的變化:

心尖搏動﹝PMI﹞強弱與胸壁的厚薄有關。

 肥胖﹝Obese﹞者胸壁厚,搏動較弱;瘦弱者胸壁薄,搏動較強,範圍亦較大。

 劇烈運動、精神緊張、發熱、甲狀腺機能亢進﹝Hyperthyroidism﹞時,心尖搏動﹝PMI﹞常增強。

 左心室﹝left_ventricle﹞肥大時,心尖搏動﹝PMI﹞增強有力而明顯。

 心肌炎﹝myocarditis﹞、重度心力衰竭﹝Cardiac_failure,CF﹞時心尖搏動﹝PMI﹞可減弱並減弱彌散。

 心包積液﹝hydropericardium﹞,左側氣胸﹝pneumothorax﹞、胸腔積液﹝pleural_effusion﹞或肺氣腫﹝pulmonary_emphysema﹞時、心臟與前胸壁的距離增加,心尖搏動﹝PMI﹞常減弱,甚至消失。

正常心臟收縮時,心尖﹝Apex_cordis﹞向胸壁衝擊可引起局部胸壁的向前搏動。

 粘連性心包炎﹝adhesive_pericarditis﹞與其周圍組織有廣泛粘連,或右心室﹝right_ventricle﹞明顯增大者,心臟收縮時心尖﹝Apex_cordis﹞部可出現內陷稱為凹縮性搏動或負性搏動。

03、其他部位的搏動:

右側第二肋間及胸骨﹝sternum﹞上窩的搏動,多為升主動脈或主動脈的搏動,可見於主動脈擴張或主動脈瘤。右心室﹝right_ventricle﹞增大時,在胸骨左缘﹝LLSB﹞第三、四肋間可見有較明顯的搏動。上腹部的搏動多為右心室﹝right_ventricle﹞搏動,見於肺氣腫﹝pulmonary_emphysema﹞心臟懸垂位時,當肺心病伴右心室﹝right_ventricle﹞增大時,該處搏更為明顯有力,上腹部搏動,應與右心室﹝right_ventricle﹞搏動鑒別,方法即讓病人深吸氣,若上腹部的搏動加強,則為右心室﹝right_ventricle﹞的搏動;若是減弱,則為腹主動脈的搏動。胸骨左缘﹝LLSB﹞第二肋間的搏動可見於肺動脈﹝pulmonary_artery﹞擴張、肺動脈高壓﹝pulmonary_hypertension,PH﹞等。

 

        
  

永康堂【YCT】~學習自測~

  
  

答案

  
  

題目

  

【A】

風心病二尖瓣狹窄﹝Rheumatic_mitral_stenosis﹞時,心臟檢查不可能發現的體徵為:

  A、心尖區全收縮期雜音,向左腋下傳導;

  B、心尖區第一心音亢進;

  C、肺動脈瓣區第二心音分裂;

  D、肺動脈瓣區第二心音亢進;

  E、心臟濁音界似梨形。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