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及肺叩診﹝percussion﹞:

(一)叩診﹝percussion﹞的方法與順序:

叩診﹝percussion﹞時病人宜採取坐位或仰位。解開衣服,肌肉放鬆,呼吸均勻。檢查前胸時,胸部前挺;檢查背部時,病人頭向前略垂,軀幹稍向前彎,兩肩自然下垂,兩手置於膝上,必要時兩手抱對側肩部或肘部,以使背部平坦。

叩診﹝percussion﹞順序應先胸後背,自上而下,左右對比,即由肺尖﹝apex_of_lung﹞部向下,沿肋間由前向後進行叩診﹝percussion﹞,注意辨別輕微叩診音﹝percussion_sound﹞的變化。叩診﹝percussion﹞前胸及兩側時,板指應與肋間平行。叩背部板指可與脊柱﹝Vertebral_column﹞平行,叩肩胛下角水準以下的部位時,板指仍保持與肋間隙平行。叩診﹝percussion﹞力量要均勻一致,叩診﹝percussion﹞的輕重應視被檢查部位胸壁的厚薄,肌肉的狀態而定。

(二)正常的肺部叩診音﹝percussion_sound﹞:

正常肺部叩診音﹝percussion_sound﹞為清音,肺組織複蓋心臟,肝臟實質臟器部位的叩診音﹝percussion_sound﹞為濁音。左下胸部,因正常的肺組織與含氣的胃泡﹝stomach_bubble﹞相重疊,所以叩診﹝percussion﹞時有一鼓音區。

正常肺部叩診音﹝percussion_sound﹞的音響強弱及音調高低與肺臟含氣量、胸壁的厚薄等因素有關。前胸上部較下部叩診音﹝percussion_sound﹞稍濁。因上葉體積較小,含氣量較少,且該部肌肉較多,右肺上部叩診音﹝percussion_sound﹞比左肺上部稍濁,系由於右側胸肌比左側稍厚及右上肺體積較小之故;背後叩診音﹝percussion_sound﹞較胸前稍濁,因背後肌肉較多。但上述這些正常差異一般不明顯。

(三)肺部定界叩診﹝percussion﹞:

01、肺上界:

肺上界即肺尖﹝apex_of_lung﹞的上界,檢查方法自斜方肌前緣中央部開始叩診﹝percussion﹞為清音,移向外側,當清音變為濁音時用筆作一記號,再由外叩向內側,至清音變為濁音,此清音範圍即為肺尖﹝apex_of_lung﹞的寬度。正常肺尖﹝apex_of_lung﹞上緣在鎖骨﹝clavicle﹞上2-3釐米,右側較為稍窄,因右肺尖﹝apex_of_lung﹞的位置較低,且右側肩胛帶的肌肉常較發達。一側肺上界縮小,見於肺尖﹝apex_of_lung﹞部結核;明顯狹小可為該側肺尖﹝apex_of_lung﹞纖維性變或萎縮;肺氣腫﹝pulmonary_emphysema﹞時叩診音﹝percussion_sound﹞可增強。

02、肺下界:

 (01)、正常肺下界及其改變:叩診﹝percussion﹞肺下界時,一般先叩右側、後叩左側,在平靜呼吸時,自上而下沿鎖骨﹝clavicle﹞中線、腋中線、肩胛下角線等各垂直線進行叩診﹝percussion﹞。除在右鎖骨﹝clavicle﹞中線上叩診音﹝percussion_sound﹞由清音先變為濁音(稱肺肝界,即肝上界),後由濁音變為實音處為肺下界,在其他垂直線上由清音變為實音處,即為該垂直線上的肺上界。

正常人肺下界的位置,右肺下界在鎖骨﹝clavicle﹞中線上第六肋間隙;腋前線上第七肋間隙;腋中線上第八肋間隙;腋後線上第九肋間隙;肩胛下角線上第十肋骨。臨床檢查時常簡用鎖骨﹝clavicle﹞中線、腋中線及肩胛下角線的位置(第六、八肋間隙、第十肋骨)。左肺下界除鎖骨﹝clavicle﹞中線的下端因受心臟濁音區及胃泡﹝stomach_bubble﹞鼓音區的影響,不易確定外,其他均與右肺相同。

肺下界的改變:在生理情況下瘦長體型者其肺下界可低一肋;兒童及矮胖者可升高一肋;妊娠末期,兩側肺下界上升。病理情況下,兩側肺下界下降常見於腫氣腫;兩側肺下界上升常見於腹內壓升高,如高度腹水、氣腹、鼓腸及巨大腹腔腫瘤;一側肺下界上升,見於同側肺不張﹝atelectasis﹞、胸腔積液﹝pleural_effusion﹞、肝、脾腫大、膈下膿腫等。

 (02)、肺下界移動度及其改變:正常人肺下界移動範圍約為4-8釐米。肺下界移動範圍與肋膈竇的大小有關。因此肺下界的移動範圍在胸腔各部位亦不同,在腋中線及腋後線處最大。

【叩診方法】:先讓病人平靜呼吸,一般在腋中線及肩胛下角線上進行自上而下叩診﹝percussion﹞,先定出肺下界,再讓病人深吸一口氣後暫時屏住,重新測定肺下界;最後深吸一口氣暫時屏住,再重新測定肺下界,如此測定肺下界的上下移動範圍。當肺有炎症或水腫﹝edema﹞,肺組織彈性減低(肺氣腫﹝pulmonary_emphysema﹞)、局部胸膜﹝Pleura﹞粘連時,肺下界移動度減少;當胸腔大量積液或氣胸﹝pneumothorax﹞、胸膜﹝Pleura﹞完全粘連、膈肌麻痹時,肺下界移動度可消失。

(四)肺部異常叩診音﹝percussion_sound﹞:

正常的肺臟,除掩蓋心、肝部分外,叩診﹝percussion﹞時均為清音,如出現濁音、實音、鼓音或過清音﹝hyperresonance﹞則為異常叩診音﹝percussion_sound﹞,提示肺及胸膜﹝Pleura﹞、胸壁的病理改變。異常叩診音﹝percussion_sound﹞的程度取決於病變的大小,部位及性質。深部的病灶(離胸壁表面5cm以上)、小範圍病灶(小於3cm)或少量胸腔積液﹝pleural_effusion﹞(250ml以下),常不能發現叩診音﹝percussion_sound﹞變化;散在疏鬆的病灶可引起輕度濁音;大面積緻密度高且接近胸壁表面者可出現明顯濁音;大量胸腔積液﹝pleural_effusion﹞則為實音。

01、病理性濁音或實音:

 (01)、肺組織含氣量減少或消失:如肺炎﹝pneumonia﹞、肺結核﹝TB﹞、肺膿腫﹝pulmonary_abscess﹞、肺不張﹝atelectasis﹞、高度腫水腫﹝edema﹞及廣泛的腫纖維化。

 (02)、肺內形成無氣組織:如肺癌﹝pulmonary_cancer﹞、包囊蟲病等。

 (03)、胸膜﹝Pleura﹞病變:如胸腔積液﹝pleural_effusion﹞、胸膜﹝Pleura﹞增厚、胸壁病變(胸壁水腫﹝edema﹞、腫瘤等)。

02、病理性鼓音:

 (01)、肺內較大空洞:如肺結核﹝TB﹞、肺膿腫﹝pulmonary_abscess﹞形成的空洞,肺內腫瘤或囊腫破潰後所形成的空腔可為鼓音。但空洞一般要大於3-4cm,並且靠近胸壁。

 (02)、氣胸﹝pneumothorax﹞:

03、過清音﹝hyperresonance﹞:

又稱過度反響,其音調較清音高而強,較鼓音低,為介於清音、鼓音之間的叩診音﹝percussion_sound﹞。見於肺氣腫﹝pulmonary_emphysema﹞者。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