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術﹝pleurocentesis﹞: |
(一)術前準備﹝pre-operative_preparation﹞ |
01、術前患者應進行胸部x線和超聲波﹝ultrasonograph﹞檢查,確定胸腔內有無積液或積氣,瞭解液體或氣體所在部位及量的多少,並標上穿刺記號。 |
02、器械與藥物:無菌胸腔穿刺包(內裝有穿刺針、注射器及針頭、血管鉗;洞巾、玻璃接頭及橡皮管、試管、清潔盤及紗布等),消毒手套,抗凝劑,量筒,容器,1~2%普魯卡因等。 |
(二)操作方法 |
01、體位﹝position﹞:患者多取坐位。面向椅背,兩手交叉抱臂,置於椅背,頭枕臂上,使肋間隙增寬;不能坐起者,可採取半臥位,舉起患側上臂。) |
02、穿刺部位:選擇叩診﹝percussion﹞實音﹝flatness﹞、呼吸音消失的部位作為穿刺點,一般常選腋後線與肩胛下角線之間第7~9肋間;或採用超聲波﹝ultrasonograph﹞檢查所定之點。 |
03、操作步驟 |
(01)、穿刺點局部常規消毒,術者戴消毒手套,鋪洞巾,用1~2%普魯卡因逐層麻醉至胸膜﹝Pleura﹞。 |
(02)、檢查穿刺針是否通暢,與穿刺針連結的乳膠管先用血管鉗夾住,準備穿刺。 |
(03)、術者左手固定穿刺點皮膚,右手持穿刺針沿肋骨上緣緩慢刺入至阻力突然消失,將注射器接上,鬆開血管鉗,抽吸胸液,助手協助用血管鉗固定穿刺針,並配合鬆開或夾緊乳膠管。 |
(04)、需向胸腔內注藥時,在抽液後將稀釋好的藥液通過乳膠管注入。 |
(05)、穿刺完畢,拔出穿刺針,蓋以無菌棉球及紗布,用膠布固定。 |
(06)、抽出的胸液,根據病情需要分別送檢。 |
(三)適應證﹝Indication﹞: |
01、抽吸液體時不可過快、過多,第一次抽吸液量不超過700ml,以後每次一般不超過1000ml。 |
02、局部麻醉﹝local_anesthesia﹞應充分,固定好穿刺針,避免刺破肺組織。夾緊乳膠管避免氣體進入胸腔。 |
03、穿刺過程中患者出現頭暈、面色蒼白﹝pallor﹞、出汗、心悸、氣短﹝brachypnea﹞時,立即停止操作並給予適當處理。 |
04、抽液後患者應臥床休息,必要時復查胸透,觀察有無氣胸﹝pneumothorax﹞併發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