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排出物是觀察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和某些排出體外的病理産物的形、色、質、量的變化來診斷病情的方法。
分泌物主要是指人體官竅所分泌的液體,它具有濡潤官竅等作用,如淚、涕、唾、涎等,其色、質、量的表現與臟腑的功能密切相關,當臟腑有病時,可引起其發生異常改變。
排泄物是人體排出的代謝廢物,如大便、小便、月經等。當臟腑有病時,也可發生相應的形、色、質、量的異常改變。此外,人體有病時所産生的某些病理産物,如痰液、嘔吐物等,也屬排出物範疇,其色質量的變化也與病情密切相關。
排出物變化總的規律是:凡色白、清稀者,多屬虛證、寒證;凡色黃、稠濁者,多屬實證、熱證。
望排出物~望痰涎
痰是由肺和氣道排出的粘液,屬病理産物。涎是口腔中産生的清稀粘液,屬正常分泌物,但當人體有病時涎可發生異常改變或流出口外。
望痰涎~痰
觀察痰的色、質、量的變化以判斷臟腑的病變和病邪的性質。
痰的色、質、量的變化 |
疾病屬性 |
病因病機 |
痰白清稀 |
多屬「寒痰」 |
寒邪傷陽或脾陽不足,濕聚為痰,上犯於肺所致。 |
痰黃質稠 |
多屬「熱痰」 |
熱邪犯肺,煉液為痰而成。 |
痰少而粘,難以咯出 |
多屬「燥痰」 |
燥邪犯肺,或肺陰虧虛,清肅失司所致。 |
痰多色白而易咯 |
多屬「濕痰」 |
脾虛失運,濕聚為痰,上犯於肺所致。 |
痰中帶血,色鮮紅 |
稱為「咯血」 |
火熱灼傷肺絡所致。 |
咯膿血腥臭痰濁者 |
多屬「肺癰」 |
熱毒蘊肺,肉腐成膿所致。 |
肺癰:是指由於熱毒蘊結於肺,以致肺葉生瘡,血敗肉腐,形成膿瘍的一種病證,屬於內癰之一。臨床以發熱、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濁痰甚則膿血相兼為主要表現。
望痰涎~涎
涎為脾之液,由口腔分泌,具有濡潤口腔、協助進食和促進消化的作用。望涎可以診察脾與胃的病變。
口流清涎量多者,多屬脾胃虛寒。因脾胃陽虛,氣不化津所致。
口中時吐粘涎者,多屬脾胃濕熱。為濕熱困阻中焦,脾失運化,濕濁上泛所致。
小兒口角流涎,涎漬頤下,稱為「滯頤」。多由脾虛不能攝津所致,亦可見於胃熱蟲積。
睡中流涎者,多為胃中有熱或宿食內停。
望排出物~望嘔吐物
嘔吐是胃氣上逆所致,外感內傷皆可引起。觀察嘔吐物的色、質、量的變化,有助於瞭解胃氣上逆的原因和病性。嘔吐物的色、質、量疾病屬性病因病機嘔吐物清稀無酸臭味多屬「寒嘔」胃陽不足,腐熟無力或寒邪犯胃,損傷胃陽,而致水飲內停,胃失和降。
色、質、量的變化 |
疾病屬性 |
病因病機 |
嘔吐物穢濁有酸臭味 |
多屬「熱嘔」 |
邪熱犯胃,胃失和降則嘔吐,邪熱蒸腐胃中飲食則吐物酸臭。 |
嘔吐物清稀無酸臭味 |
多屬「寒嘔」 |
胃陽不足,腐熟無力或寒邪犯胃,損傷胃陽,而致水飲內停,胃失和降。 |
嘔吐不消化食物味酸腐 |
多屬「傷食」 |
因暴飲暴食,損傷脾胃而致。 |
嘔吐黃綠苦水 |
多屬肝鬱犯胃或濕熱 |
肝鬱犯胃則嘔吐,熱迫膽汁上溢則吐黃綠苦水。 |
嘔吐清水痰涎,胃脘有振水聲 |
多為「痰飲」 |
因水飲停胃,胃失和降而致。 |
吐血鮮紅或紫暗有塊,挾有食物殘渣 |
屬胃有積熱或肝火犯胃或胃腑血瘀 |
熱傷胃絡,絡破血溢則吐血。出血量多、立即吐出則血色鮮紅;出血量少、蓄積後吐出則血紫暗。 |
望排出物~望大便
大便的形成與脾、胃、腸的功能密切相關,故觀察大便的異常改變,主要可以診察脾胃腸的病變和肝胃的病變,以及病性的寒熱虛實。
大便的形、色、質、量 |
疾病屬性 |
病因病機 |
大便清稀水樣 |
寒濕泄瀉 |
外感寒濕或飲食生冷,脾失健運,清濁不分所致 |
大便黃褐如糜而臭 |
濕熱泄瀉 |
濕熱或暑濕傷及胃腸,大腸傳導失常所致 |
大便清稀,完穀不化,或如鴨溏 |
脾虛泄瀉或 腎虛泄瀉 |
因脾胃虛弱,運化失職,或火不溫土,清濁不分所致 |
便如粘凍,挾有膿血 |
多屬痢疾 |
濕熱蘊結大腸,大腸傳導失職,有病在血分和病在氣分之別 |
大便燥結,排出困難 |
腸道津虧 |
熱盛傷津,或胃火偏亢,大腸液虧,傳化不行所致 |
便血 |
|
有近血、遠血之分 |
便色灰白,溏結不調 |
多見於黃疸 |
肝膽疏泄失常,膽汁外溢,不能下注於腸以助消化 |
病在血分:指大便如粘凍,挾有膿血,其中血多膿少者偏於熱,表明病在血分。
病在氣分:指大便如粘凍,挾有膿血,其中膿多血少者偏於濕,表明病在氣分。
[附]:大便燥結也可見於噎膈病人。
便血:又名圊血,清血,泛指血從肛門下泄,包括糞便帶血,或單純下血的證候。
近血:對於便血患者,若血色鮮紅,附在大便表面或於排便前後滴出者,為近血。多為降結腸及其以下部位出血。可見於風熱灼傷腸絡所致的腸風下血,或痔瘡、肛裂出血等。
遠血:對於便血患者,若血色暗紅或紫黑,與大便均勻混合者,為遠血。多為升結腸及其以上部位出血。可因內傷勞倦,肝胃鬱滯等所致。
望排出物~望小便
小便的形成與腎和膀胱的功能密切,還與肺的肅降、脾的運化、三焦的通調和津液盈虧有關。故觀察小便的異常改變,主要可以診察腎、膀胱、肺、脾的病變,瞭解津液的盈虧和病性的寒熱虛實。
石淋:淋證之一。以尿中夾有砂石而得名。屬於泌尿系結石病。主要症狀有:腰部一側疼痛,或陣發性絞痛,痛連小腹及陰部,排尿不暢,有時尿中挾有細小的砂石。
血淋:淋證之一。指血尿而伴有尿道疼痛,下腹部脹痛的病證。
尿濁:是以小便混濁,白如泔漿,排尿時並無疼痛為主症的一種疾病。
膏淋:淋證之一。主要症狀為小便混濁,如米泔水,或如脂膏之物,排尿不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