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膜炎(Conjunctivitis)概述
一、【病因】:結膜炎(Conjunctivitis)是常見的眼病、其病因可歸納為兩大類。
(一)、傳染性:
由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立克次氏體等所引起的結膜炎。可經空氣、灰塵、水或污染的手、毛巾、用具等途徑傳染而來,也可由鄰近組織的病變波及,如眼瞼、淚器、角膜、眼眶等的炎症。
(二)、非傳染性:
由機械性、物理性(熱、輻射、電)、化學性(酸、堿)等物質的刺激而來,也可因過敏反應而引起,如泡性結膜炎、春季結膜炎、藥物過敏性結膜炎等。
二、【分類】:
按病情及病程的不同,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及慢性;按病因可分為細菌性、衣原體性、病毒性、真菌性及變態反應性等。
三、【臨床表現】:
(一)、自覺癢、燒灼、異物感。除非侵犯角膜,一般無劇疼。
(二)、充血:瞼、球結膜均充血,為結膜炎的主要體徵,但必須與睫狀充血鑒別,以免誤診。
表5-1 結膜充血與睫狀充血的鑒別
| 結膜充血 | 睫狀充血 |
性質 | 淺層結膜血管的充血狀態 | 深層前睫狀血管的充血狀態 |
部位 | 以穹窿部最顯著 | 以角膜周圍最顯著 |
顏色 | 鮮紅 | 紫紅 |
形態 | 血管呈網狀,粗而彎曲,互相吻合,壓迫褪色,可隨結膜移動 | 血管細直,不分支,不吻合,壓迫不褪色,不隨結膜移動 |
疾病 | 見於結膜疾病 | 見於角膜、虹膜睫狀體、鞏膜疾病及青光眼 |
(三)、分泌物:急性炎症時,分泌物多為粘液、粘液膿性或膜性;慢性炎症時,則多呈絲狀或泡沫狀,附著在瞼緣及眥部。
(四)、水腫:炎症急劇者,可以出現球結膜水腫、出血、甚至眼瞼紅腫。
(五)、乳頭增生及濾泡形成:為長期慢性炎症的結果,瞼結膜上皮組織增生,出現乳頭肥大,如果結膜上皮下尚有淋巴細胞局限性聚集,呈半球形隆起,即為濾泡形成。
(六)、耳前淋巴結腫大,病毒性者常引起此症,有壓痛。
四、【預防】:
(一)、個人衛生:勤洗手,勤剪指甲,不用手揉眼,不用別人的手帕,毛巾。
(二)、集體衛生:提倡流水洗臉,當發現「紅眼」患者時,應進行隔離,對患者用的面盆、毛巾可用開水燙及煮沸消毒。加強理髮店、游泳池的衛生管理,公用毛巾要做到用一次消毒一次。如有「紅眼」暴發性流行,游泳池應暫停開放。
(三)、環境衛生:消滅蒼蠅,改進防塵設備。
(四)、加強衛生宣傳:利用電視、廣播,進行衛生宣傳,教育群眾自覺講究衛生。
五、【治療原則】:
(一)、【治療原則】:在於控制炎症,阻止其蔓延擴散,以局部用藥為主。
(二)、禁止包紮患眼,因包紮可使分泌物滯留,結膜囊內溫度升高,有利於致病菌的繁殖。
(三)、沖洗結膜囊。結膜囊內分泌物多者應清潔沖洗,常用的沖洗劑為生理鹽水或3~4%硼酸溶液。
(四)、防止健眼感染,兩眼同時用藥,先點健眼,頭偏向患側,勿使患眼分泌物流入健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