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鼻衄 |
【疾病科屬】:鼻科 |
【疾病概述】: |
鼻衄(ㄋㄩˋ)即鼻出血,是多種疾病的常見症狀,本節只討論內因引起的鼻衄;出血嚴重者又稱鼻洪。鼻衄甚者,口鼻皆出血,稱為鼻大衄、腦衄,若鼻衄經久不癒,稱為鼻久衄。導致鼻衄的原因很多,可發生於多種疾病(如傷寒、時氣、熱病、溫病、虛勞等)、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時間和不同季節。輕者僅涕中帶血絲,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
【診斷要點﹝Diagnostic_key_points﹞】: |
1、血從鼻孔流出,即可診斷為鼻衄。鼻衄輕者,僅涕中帶血絲;嚴重者,血從口鼻湧出。 |
2、鼻衄甚者,血可溢從口出,或因大量血液被咽下,片刻後嘔吐。 |
因此,鼻衄應與吐血﹝haematemesis﹞、咯血﹝hemoptysis﹞相鑒別。咯血﹝hemoptysis﹞是肺絡受傷所引起的病證,其血必經氣道咳嗽﹝cough﹞而出,痰血相兼,或痰中帶血絲,或純血鮮紅﹝Florid﹞,間夾泡沫;吐血﹝haematemesis﹞,亦稱嘔血,其血由胃而來,從口而出,甚則傾盆盈碗,若血隨嘔吐而出,血色紫暗,夾有食物殘渣。 |
3、檢查:鼻腔﹝nasal_cavity﹞前段出血,一般較容易發現出血點。鼻衄不劇者,可用1%一3%麻黃素溶液棉片收縮鼻粘膜後,從首先出血的一側鼻腔﹝nasal_cavity﹞尋找出血點。此時,應仔細檢查鼻腔﹝nasal_cavity﹞,特別是鼻中隔前下方的血管叢區,注意粘膜表面有無充血、靜脈曲張、糜爛﹝erosion﹞、潰瘍、血痂等。鼻腔﹝nasal_cavity﹞後段出血,常迅速流入咽部,並從口吐出,鼻前孔鏡多不能發現出血部位,須行鼻後孔鏡檢查,以尋找出血點。除尋找出血點外,尚須找出鼻衄的原因,因此在 |
【辨證分析】: |
鼻衄的病因病機可分為虛、實兩大類。實證者,多因肺、胃、肝之火熱為主,火性上炎,循經上蒸鼻之脈絡而為衄;虛證者,多見於肝腎陰虛,虛火上越,灼傷脈絡而致衄,或因脾氣虛弱,氣不攝血而為衄。 |
在辨證治療方面,鼻衄主要依據病情的緩急,出血量的多少,血色的深淺,以及全身症狀進行辨證治療。實證鼻衄,治療上以清熱降火為主;虛證鼻衄,若肝腎陰虛者,宜滋陰降火為主;若脾氣虛弱者,則應補脾攝血止血。 |
【辨證論治】: |
肺經熱盛型 |
【證見】 |
鼻中出血,點滴而出,色鮮紅﹝Florid﹞,量不甚多,鼻腔﹝nasal_cavity﹞乾燥焮熱感。 |
或兼見咳嗽﹝cough﹞痰少,口乾﹝xerostomia﹞身熱。舌尖邊紅,苔薄自而乾,脈浮數或數。 |
【治法】:疏風清熱,涼血止血。 |
【方藥】: |
→主方:桑菊飲(吳鞠通《溫病條辨》)加減→→處方:桑葉12克,菊花12克,連翹12克,黃芩12克,桔梗﹝radix_platycodi﹞12克,牡丹皮15克,白茅根15克,蘆根15克,山梔炭10克,甘草﹝radix_glycyrrhiizae﹞6克。水煎服。若咳噘痰稠者,加瓜蔞仁、浙貝母﹝bulbus_fritillariae_thunbergii﹞、冬瓜仁各15克。 |
→中成藥: |
ㄅ、牛黃上清丸,口服,每次1~2丸,每日2次。 |
ㄆ、黃連上清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1~2次。 |
ㄇ、羚翹解毒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1~2次。 |
日熱熾盛型 |
【證見】 |
鼻中出血,量多,血色鮮紅﹝Florid﹞或深紅,鼻內乾燥,口乾﹝xerostomia﹞口臭﹝halitosis﹞,煩渴﹝polydipsia﹞引飲,大便燥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厚乾,脈洪大而數。 |
【治法】:清胃降火,涼血止血。 |
【方藥】: |
1、主方:犀角地黃湯(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加減 |
處方:生地黃15克,赤芍15克,牡丹皮15克,知母15克,生石膏30克,水牛角60克,甘草﹝radix_glycyrrhiizae﹞6克。水煎服。臨床上宜加白茅根15克、側柏葉15克、旱蓮草15克。大便秘結者,加大黃10克(後下)、瓜蔞仁15克。→中成藥: |
ㄅ、中黃解毒丸(片),口服,大密丸每次1~2丸,每日2~3次,片劑每次2~3片,每日3次; |
ㄆ、水牛角濃縮粉(片),口服,片劑每次8片(兒童每次5片),每日3次;散劑每次1.5~3克,每日2次。 |
肝火上逆型 |
【證見】 |
鼻衄量多,血色深紅,頭痛﹝headache﹞頭暈﹝dizziness﹞,口苦咽乾,胸脅苦滿,面紅目赤,急躁易怒。舌質紅,苔黃,脈弦數。 |
【治法】:清肝瀉火,涼血止血。 |
【方藥】: |
1、主方:龍膽瀉肝湯(吳謙《醫宗金鑒》)加減 |
處方:龍膽草15克,梔子15克,黃芩15克,生地黃15克,赤芍15克,柴胡10克,車前子10克,水牛角60克。水煎服。血量多者,可酌加自茅根15克、仙鶴草15克、旱蓮草15克。口乾﹝xerostomia﹞甚者,可選加麥冬15克、玄參15克、知母15克、葛根30克。 |
→中成藥: |
ㄅ、羚翹解毒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1~2次。 |
ㄆ、水中角濃縮粉(片),服法同「胃熱熾盛型」。 |
ㄇ、夏桑菊沖劑,口服,每次1~2包,每日3次。 |
肝腎陰虛型 |
【證見】 |
鼻衄色紅,時作時止,量不多。口乾﹝xerostomia﹞少津,頭暈﹝dizziness﹞眼花﹝blurred_vision﹞,耳鳴﹝tinnitus﹞,心悸﹝palpitation﹞,失眠﹝Sleeplessness﹞,五心煩熱。舌質嫩紅或紅絳而少津,舌苔少,脈細數。 |
【治法】:滋養肝腎,涼血止血。 |
【方藥】: |
1、主方:知柏地黃湯(吳昆《醫方考》)加減 |
處方:知母12克,黃柏12克,牡丹皮15克,澤瀉15克,山萸肉12克,生地黃15克,旱蓮草15克,藕節15克,阿膠﹝colla_corii_asini﹞10克(溶化)。水煎服。 |
→中成藥: |
ㄅ、六味地黃丸(片),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小蜜丸每次9克;水蜜每次6克,每日2次;片劑每次5片,每日3~4次。 |
ㄆ、知柏地黃丸(片),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小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次;片劑每次6片,每日4次。 |
脾不統血型 |
【證見】 |
鼻衄滲滲而出,色淡紅,量或多或少。面色不華,飲食減少,神疲懶言。舌淡苔薄,脈緩弱。 |
【治法】:健脾益氣,攝血止血。 |
【方藥】: |
1、主方:歸脾湯(嚴用和《濟生方》)加減 |
處方:黨參﹝radix_codonopsis﹞15克,黃芪﹝radix_astragali﹞15克,茯苓﹝poria﹞15克,當歸﹝radix_engelicae_sinensis﹞10克,白術﹝rhizoma_atractylodis_macrocephalae﹞10克,遠志﹝radix_polygalae﹞10克,艾葉10克,阿膠﹝colla_corii_asini﹞10克(熔化服),側柏葉12克,地榆炭12克,炙甘草﹝radix_glycyrrhiizae﹞6克。水煎服。 |
→中成藥: |
歸脾丸,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小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3次。 |
兼證 |
除按以上五型辨證治療外,不論何種原因引起的鼻衄,若出血多者,出現血虛之證,如面色蒼白﹝pasty-faced﹞、心悸﹝palpitation﹞、神疲、脈細等,宜配合和營養血之法,可適當加入黃精、首烏、桑椹子、生地等養血之品;若陰血耗傷,涉及陽氣,以致陽氣衰微者,應用補氣攝血之法,救逆扶危,選用獨參湯或參附湯。 |
【外治法】: |
對鼻出血病人,治療上要遵照「急則治其標」之原則,使用各種止血方法,使鼻衄停止。常用的外用止血法如下: |
1、冷敷法以冷水浸濕的毛巾或冰袋敷於患者的前額或頸部。 |
2、壓迫法用手指揉按患者入前髮際正中線1~2寸處,或緊捏一側或兩側鼻翼,以達止血目的。 |
3、導引法令病人雙足浸於溫水中,或以大蒜搗爛,敷於足底湧泉穴上,有引熱下行,協助止血的功效。 |
4、滴鼻法用香墨研濃汁,滴人鼻中,也可用滴鼻靈或1%一3%麻黃素液等滴鼻。 |
5、吹鼻法用血余炭、馬勃、百草霜、田七末、雲南白藥等藥末吹入鼻腔﹝nasal_cavity﹞,也可將上述藥物放在棉片上,貼於出血處,或填塞鼻腔﹝nasal_cavity﹞。 |
6、鼻腔﹝nasal_cavity﹞填塞法用上述方法而未能止血者,可用明膠海綿或凡士林紗條填塞患側鼻腔﹝nasal_cavity﹞;若仍未達止血目的,可行後鼻孔填塞法。 |
【其他療法】: |
【針刺療法﹝acupuncture_therapy﹞】: |
ㄅ、實證鼻衄:主穴取合谷、上星。配穴,心火亢盛者取後溪;肺經熱盛者取尺澤,並刺少商出血;胃熱熾盛者取上巨虛;肝火亢逆者取太沖、丘墟。毫針刺用瀉法。 |
ㄆ、虛證鼻衄:取上星、三陰交。方法:患者取半坐臥位,先針上星,再針三陰交,輕刺激,留針20~30分鐘;上星穴針後不灸,三陰交針後可灸3~5壯。 |
【飲食療法﹝dietetic_therapy﹞】: |
ㄅ、藕汁蜜糖露:鮮藕適量洗淨,榨汁100~150毫升,加入蜂蜜15~30克,調勻內服。每日1次,連服數日。 |
ㄆ、茅根竹蔗水:白茅根60~120克,竹蔗100~300克,煎水代茶飲。 |
ㄇ、韭菜根90克,搗汁,用童便或冷開水沖服。 |
ㄈ、鮮韭菜一小把,洗淨切碎,置乾淨研缽中搗爛,用布包裹後擰取其汁,放於開水內燉熱,每次服一酒杯。 |
ㄉ、烏豆圓肉大棗﹝fructus_jujubae﹞湯:烏豆50克,桂圓肉15克,大棗﹝fructus_jujubae﹞50克,加清水3碗煎至2碗,早晚分服。 |
ㄊ、崗捻果煲瘦豬肉:鮮崗捻果60克(乾品用15克),瘦豬肉60克,加清水3~4碗煎至1碗,分服。 |
ㄋ、旱蓮草紅棗湯:旱蓮草50克,紅棗8~10枚,加清水2碗煎至1碗,去渣飲湯。 |
ㄅ~ㄇ適用於實證鼻衄。 |
ㄈ~ㄋ適用於虛證鼻衄。 |
【預防調護】: |
ㄅ、積極治療可以引起鼻衄的各種疾病,是預防鼻衄的關鍵。 |
ㄆ、鼻衄病人情緒多較緊張,恐懼不安,因此安定病人的情緒,使病人能夠與醫生密切配合,以使迅速制止出血,是很重要的。止血操作時動作要輕巧,防止粗暴,以免加重損傷。 |
ㄇ、一般採取坐位或半坐臥位(疑有休克時,可取平臥低頭位)。囑病人將流入口中之血液儘量吐出,以免咽下刺激胃部,引起嘔吐。 |
ㄈ、禁忌飲食辛燥刺激食物,以免資助火熱,加重病情。 |
ㄉ、要注意鍛煉身體,預防感邪,天氣乾燥時,應飲服清涼飲料。在情志調節方面,尤忌暴怒。且要去除挖鼻習慣,避免損傷鼻部。 |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