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骨折﹝Fracture_of_upper_limbs﹞: |
鎖骨骨折﹝Clavicle_Fracture﹞: |
鎖骨﹝clavicle﹞幹較細,有彎曲呈「S」形。內側半彎凸向前,外側半彎凸向後。內端與胸骨相聯構成關節,外側與肩峰相聯構成肩鎖關節,橫架於胸骨和肩峰之間,是肩胛帶與軀幹唯一聯繫支架。 |
一、骨折原因及類型:鎖骨﹝clavicle﹞位置表淺,易發生骨折。間接暴力﹝indirect_violence﹞造成骨折多見。跌倒時手或肘著地,外力自前臂或肘部沿上肢向近心端衝擊;肩部著地更多見,撞擊鎖骨﹝clavicle﹞外端造成骨折。多發生兒童及青壯年。 |
間接暴力﹝indirect_violence﹞造成骨折多為斜形或橫行,其部位多見於中段;直接暴力﹝direct_violence﹞造成骨折因著力點不同而異,多為粉碎或橫型。幼兒多為青枝骨折﹝Greenstick_fracture﹞。 |
二、移位機理:骨折好發於鎖骨﹝clavicle﹞中段。因肌肉牽拉和肢體重力骨折斷端重疊移位。近段受胸鎖乳突肌牽拉向上,遠段因上肢重量及胸大肌牽拉向下,向前及向內移位。 |
鎖骨骨折﹝Clavicle_Fracture﹞近端向上、向後移位,遠端向內、向下移位 |
三、臨床症狀及診斷:鎖骨﹝clavicle﹞位置表淺,骨折後腫脹,壓痛或有畸形,可能摸到骨折斷端。傷肩下沉並向前內傾斜,上臂貼胸不敢活動,健手托扶患側肘部,以減輕上肢重量牽拉引起疼痛。 |
幼兒多為青枝骨折﹝Greenstick_fracture﹞,皮下脂肪豐滿,畸形不明顯,因不能自述疼痛位置,只有啼哭表現,但病兒頭多向患側偏斜,頜部轉向健側,此為臨床診斷特點之一。 |
四、治療: |
﹝一﹞、幼兒青枝骨折﹝Greenstick_fracture﹞用三角巾懸吊即可。有移位骨折用「8」字繃帶固定1~2周。 |
﹝二﹞、少年或成年人有移位骨折,手法復位「8」字石膏固定。 |
手法復位可在局麻下進行。病人坐在木凳上,雙手插腰,肩部外旋後伸挺胸,醫生部于背後,一腳踏在凳上,頂在病人肩胛間區,雙手握住兩肩向後、向外、向上牽拉調整移位。 |
鎖骨骨折﹝Clavicle_Fracture﹞復位法 |
「8」字形石膏繃帶固定法 |
復位後紗布棉墊保護腋窩,用繃帶纏繞兩肩在背後交叉呈「8」字形,然後用石膏繃帶同樣固定,使兩肩固定在高度後伸、外旋和輕度外展位置。 |
固定後即可練習握拳,伸屈肘關節及雙手插腰後伸,臥木板床休息,肩胛區可稍墊高,保持肩部後伸。3~4周拆除。鎖骨骨折﹝Clavicle_Fracture﹞復位並不難,但不易保持位置,癒合後上肢功能無影響,所以臨床不強求解剖復位。 |
﹝三﹞、鎖骨骨折﹝Clavicle_Fracture﹞合併神經、血管壓迫症狀,畸形癒合影響功能,不癒合或少數要求解剖復位者,可切開復位內固定。 |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