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病理﹝Pathology﹞:

肺癌﹝pulmonary_cancer﹞起源于支氣管粘膜上皮,癌腫可向管腔內或鄰近的肺組織生長,並可通過淋巴,血行或經支氣管擴散,癌腫的生長速度和轉移擴散的情況與癌腫的組織學類型,分化程度等生物學特性有一定關係。

﹝一﹞大體分型:

 肺癌﹝pulmonary_cancer﹞的分佈情況,右肺多於左肺,上葉多於下葉。根據其病變部位發生於主支氣管、肺葉支氣管的肺癌﹝pulmonary_cancer﹞,位置靠近肺門﹝hilus_of_lung﹞者稱為中心﹝或中央﹞型肺癌﹝pulmonary_cancer﹞;起源于肺段支氣管以下的肺癌﹝pulmonary_cancer﹞,位置在肺的周邊部分者稱為周圍型肺癌﹝pulmonary_cancer﹞。此外,臨床上將痰中查到瘤細胞,而X光片上卻看不到腫塊陰影者稱為隱性肺癌﹝pulmonary_cancer﹞。

﹝二﹞組織學類型:

 肺癌﹝pulmonary_cancer﹞的組織學分類較為繁多,臨床上通常分為:

01、鱗狀細胞癌﹝squamous_cell_carcionoma﹞﹝鱗癌﹞:

 在肺癌﹝pulmonary_cancer﹞中最為常見,約占50%,患者年齡多在50歲以上,男性多於女性。大多起源於較大的支氣管鱗狀上皮、近肺門﹝hilus_of_lung﹞多為中心型。雖然鱗癌的分化程度不一,但在常見的各型肺癌﹝pulmonary_cancer﹞中此型生長速度較緩慢,病程較長;通常首先經淋巴管局部轉移較多見,血行遠處轉移發生較晚。對放療及化療均較敏感,因此其五年生存率相對較高。

病變多在肺門﹝hilus_of_lung﹞大支氣管,病變沿支氣管浸潤,增殖,可引起支氣管管腔變窄、甚至堵塞發生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張﹝atelectasis﹞。切面可見癌組織呈灰白色或灰黃色粗細不一的顆粒狀。由於瘤體生長增大,其中心血供差呈乏氧細胞,約10~15%的鱗癌中心有壞死,可形成癌性空洞。

根據癌組織結構及癌細胞異形程度的不同,可將鱗癌分為高、中、低分化三型,亦有按鱗癌是否角化分為角化型及非角化型,前者分化高,後者分化低。

02、腺癌:

 發病年齡較小,女性多見。多數腺癌起源於較小的支氣管上皮,少數則起源於大支氣管。約75%的腺癌為周圍型。早期一般沒有明顯臨床症狀﹝Clinical_signs﹞,往往在胸部X光檢查﹝X-ray_examination﹞時發現,表現為園形或類園形分葉狀腫塊影。一般生長速度較慢,但往往在早期即發生血行轉移,而淋巴轉移則較晚發生。

病變多居肺的周邊,常伴有局限性或彌漫性瘢痕形成。臟層胸膜有凹陷,皺縮,有時可侵及壁層胸膜發生癌性浸潤粘連,分化高者瘤體可以很大,切面呈灰白色、炭沫沉著甚少,病灶﹝lesion﹞與周圍常無清楚界限。

癌細胞排列成腺體,常有腺腔形成。可分成腺管性腺﹝gonad﹞癌:癌組織中腺管樣結構佔優勢;乳頭狀腺癌;癌細胞主要呈乳頭狀向腺腔內突出。

細支氣管肺泡癌﹝alveolar_cell_carcinoma_of_lung﹞,是腺癌的一種類型,癌腫起於細支氣管粘膜或肺泡上皮,故又稱肺泡細胞癌。發病率﹝incidence﹞低,女性多見,常位於肺野周圍部分。一般分化程度較高,生長較慢,癌細胞沿細支氣管、肺泡管和肺泡壁生長而不侵犯肺泡間隔。但可侵犯胸膜或經支氣管播散到其他肺葉。淋巴和血行轉移發生較晚。X光形態上可分為結節型和彌漫型兩類,前者可以是單個或多個結節,後者類似支氣管肺炎。鏡下呈高柱狀或立方形,泡漿淡染,含有粘液,胞核多位於細胞基底部。

伴有粘液形成的實體癌:是低分化腺癌,癌細胞體積大、胞漿豐富,核大、核小體明顯,癌組織不形成腺腔樣、乳頭狀等典型腺癌的結構。

03、小細胞癌﹝小細胞未分化癌﹞:

 發病率﹝incidence﹞比鱗癌低,發病年齡較輕,多見於男性。一般起源於大支氣管,大多為中心型。分化極差、生長快,惡性程度高,較早出現淋巴和血行廣泛轉移。一般發現3~6個月死亡,五年生存率1~3%,對放射和化學療法雖較敏感,但在各型肺癌﹝pulmonary_cancer﹞中預後﹝Prognosis﹞最差。

病變多在肺門﹝hilus_of_lung﹞,多壓迫支氣管,瘤體切面呈結節狀,質地細膩,呈魚肉狀。細胞密集形態與小淋巴細胞﹝lymphocyte﹞相似,形如燕麥穗粒,因而又稱為燕麥細胞癌。

04、大細胞癌:

 此型肺癌﹝pulmonary_cancer﹞甚為少見。約半數起源於大支氣管。細胞大,胞漿豐富,胞核形態多樣,細胞排列不規則,呈片形或條索狀。大細胞癌分化程度低,常發生腦轉移,預後﹝Prognosis﹞差。

此外,少數病例同時存在不同類型的癌腫組織,如腺癌內有鱗癌組織,鱗癌內有腺癌組織或鱗癌與小細胞癌並存,這一類癌稱為混合型肺癌﹝pulmonary_cancer﹞。

﹝三﹞肺癌﹝pulmonary_cancer﹞的轉移與擴散:

01、直接擴散:

 肺癌﹝pulmonary_cancer﹞形成後,癌腫沿支氣管壁並向管腔內或腔外生長,可以造成支氣管腔部分或全部阻塞,多見於中心型肺癌﹝pulmonary_cancer﹞。周圍型肺癌﹝pulmonary_cancer﹞則以膨壓性及浸潤性生長進行擴散。癌腫可直接擴散侵入鄰近肺組織,並穿越肺葉間侵入相鄰的其他肺葉。癌腫的中心部分可以壞死液化形成癌性空洞。此外,隨著癌不斷生長擴大,還可以侵及胸內其他器官及胸壁。

02、淋巴轉移:

 淋巴轉移是常見的擴散途徑。癌細胞經支氣管和肺血管周圍的淋巴管,先侵入鄰近的肺段或肺葉支氣管周圍的淋巴結,然後根據肺癌﹝pulmonary_cancer﹞所在部位,到達肺門﹝hilus_of_lung﹞或氣管隆凸下淋巴結,再侵入縱隔和氣管旁淋巴結,最後累及鎖骨﹝Clavicle﹞上前斜角肌淋巴結。縱隔和氣管旁以及頸部淋巴結轉移一般發生在同側,也可以在對側,即所謂交叉轉移。也可向腋下、或上腹部主動脈旁淋巴結轉移。

03、血行轉移:

 血行轉移是肺癌﹝pulmonary_cancer﹞的晚期表現。小細胞癌和腺癌的血行轉移較鱗癌更常見。通常癌細胞直接侵入肺靜脈﹝pulmonary_vein﹞,然後經左心隨大循環血流而轉移到全身各處器官,常見的有肝、骨骼、腦、腎上腺等。也可通過血行發生肺內轉移。

﹝四﹞肺癌﹝pulmonary_cancer﹞的分期:

TNM分期為國際通用的統一分期標準。

1987年國際抗癌聯盟對肺癌﹝pulmonary_cancer﹞的分期標準修訂如下:

T代表原發腫瘤

N區域淋巴結

M遠處轉移

隱性癌

TX

NO

MO

O

Tis

NO

MO

Ⅰ期

T1

NO

Mo

T2

NO

MO

Ⅱ期

T1

N1

Mo

T2

N1

MO

Ⅲ期A

T1

N2

MO

T2

N2

MO

T3

NO,N1,N2

MO

Ⅲ期B

任何T

N3

Mo

T4

任何N

MO

Ⅳ期

任何T

任何N

M1

 

Tx:細胞學陽性

Tis:原位癌

T13cm

T2>3cm/侵及肺門﹝hilus_of_lung﹞區/侵及臟層胸膜/部分肺不張﹝atelectasis﹞。

T3侵及胸壁,膈肌﹝Diaphragm_muscle﹞、心包、縱隔胸膜,全肺不張﹝atelectasis﹞。

T4侵入縱隔、心包、大血管、氣管、食管﹝esophagus﹞、癌性胸水。

N1支氣管旁、同側肺門﹝hilus_of_lung﹞。

N2同側縱隔。

N3對側縱隔、斜角肌或鎖骨﹝Clavicle﹞上。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