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疬
乳疬是以男性、兒童單側或雙側乳暈部發生扁圓形腫塊,觸之疼痛為主要表現的乳房異常發育症。分為男性乳房發育異常和兒童乳房發育異常兩大類,前者見於中、老年男性,多為繼發性;後者見於10歲左右兒童,多為原發性。
【病因病機】:
乳頭屬肝,男子乳房屬腎,故本病與肝腎有關。多因情志不暢,肝氣鬱結,氣鬱化火,煉液成痰,痰氣互結,脈絡失和而成;或先天腎氣不足,後天肝腎虧虛,沖任失調,肝失所養,氣滯痰凝而成。
【診斷】
一側或雙側乳暈部出現扁圓形腫塊,質地中等或稍硬,邊緣清楚,或單側乳房明顯增大,或雙側乳房呈對稱性或不對稱性增大,大小不一,狀如發育期的少女乳房。多伴有乳房脹痛和輕度壓痛。還可伴有其他女性特徵,如聲音變尖,缺少鬍鬚,陰毛呈女性分佈。肝臟功能損害嚴重、前列腺疾病、睾丸疾病的患者,亦易併發本病。
~~~~~~~~~~~~~~~~~~~【辨證論治】~~~~~~~~~~~~~~~~~~~
壹、內治法
(一)、肝氣鬱結
乳暈腫塊脹痛,觸之疼痛;伴性情急躁,遇事易怒,胸悶脹痛;舌質偏紅,舌苔薄白,脈弦。
【辨證分析】:
肝氣鬱結,氣鬱化火,煉液成痰,痰氣互結,故乳暈腫塊,脹痛;肝鬱不舒,故性情急躁,遇事易怒,胸悶脹痛;脈弦主肝鬱,舌紅為氣鬱化火之徵。
【治法】:疏肝理氣,化痰散結。
【方藥】:逍遙散合二陳湯加減。
(二)、腎氣虧虛:
多見於中老年人。乳房肥大,乳中結核,乳房微痛。腎陽虛者,伴面色咣白,腰腿酸軟,精神不振,形寒肢冷,舌質淡,苔白,脈沉弱;偏於腎陰虛者,伴面色晦暗,心煩失眠,腰膝酸軟,舌紅,苔少,脈弦細。
【辨證分析】:
腎氣不足,沖任失調,肝失所養,氣滯痰凝,結於乳絡,故乳房肥大,乳中結核,乳房疼痛;腎陽不足,陽虛生寒,故形寒肢冷;面色光白、脈沉弱為腎陽虛之象;腎陰虧虛,不能上濟心火,故心煩失眠;病在腎故腰膝酸軟,面色晦暗;舌紅、苔少、脈弦細為肝腎陰虛之象。
【治法】:補益肝腎,化痰軟堅。
【方藥】:六味地黃湯加減。腎陽虛者,宜溫陽化痰,方用右歸丸加減;偏腎陰虛者,宜滋陰化痰,方用左歸丸加減。
貳、外治法:
陽和解凝膏加黑退消外貼,7日換一次。
【預防與調攝】:
(一)、積極治療原發病,因腫瘤引起者應行腫瘤切除;因藥物引起者應停用有關藥物:因肝病引起者應用護肝藥物。
(二)、調情志,保持心情舒暢。
~~~~~~~~~~~~~~~~~~~【結語】~~~~~~~~~~~~~~~~~~~
乳疬
【西醫】:男性、兒童乳房發育異常症。
【臨床特徵】:單側或雙側乳暈部發生扁圓形腫塊,觸之疼痛。
肝氣鬱結證,治宜疏肝理氣、化痰散結,方用逍遙散合二陳湯加減;
腎氣虧虛證,治宜補益肝腎、化痰散結,方用六味地黃湯、右歸丸、左歸丸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