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診,又稱望舌,它是通過觀察舌象的變化,瞭解機體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用以診察瞭解疾病的一個重要方法。在中醫傳統的「四診」之中,屬於望診的範疇,是中醫診法的特色之一。由於它在中醫學中具有極爲重要的診斷價值,是中醫有別於西醫的診法之一。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對舌象形成的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對舌象的臨床診斷有了新的拓寬和發展。
舌診概說——舌的組織結構
舌的結構:舌是口腔中一個重要的肌性器官,它附著於口腔底、下頜骨,舌骨呈扁平而長形。舌的上面稱舌背,下面稱舌底,舌背又分爲舌體與舌根兩部分,以人字溝爲分界。伸舌時一般只能看到舌體,它是中醫舌診的主要部位。習慣上將舌體的前端稱爲舌尖;舌體的中部稱爲舌中;舌體的後部、人字形界溝之前稱爲舌根;舌兩邊稱爲舌邊。舌體的正中有一條縱行溝紋,稱爲舌正中溝。
舌面覆蓋著一層半透明的粘膜,粘膜皺折成許多細小突起,稱爲舌乳頭。
舌乳頭:根據乳頭形態不同,分爲絲狀乳頭、蕈狀乳頭、輪廓乳頭和葉狀乳頭四種,其中絲狀乳頭與蕈狀乳頭對舌象形成有密切關係,輪廓乳頭、葉狀乳頭與味覺有關。
舌的主要功能 辨別滋味,調節聲音,攪拌食物,協助吞咽。
舌診概說——舌診原理
1、舌與經絡相連
舌與經絡有著密切的聯繫。手少陰心經沿食道,之別系舌本;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沿咽喉,分別挾舌本、絡舌本;足太陰脾經,連舌根、散舌下。它們分別直接或間接聯絡臟腑。
2、舌與臟腑功能相關
①舌爲心之苗,心氣通於舌,因心主血脈而藏神,故舌體的色澤變化,從而反映「心主血脈」的功能;舌體運動是否靈活自如,語言是否清晰,又能反映「心主藏神」的功能。
②舌爲脾之外候,舌苔是胃氣蒸化穀氣上承於舌面而生成,與脾胃運化功能相適應,故舌象的變化,可以反映全身營養和代謝的功能,氣血的生化狀况。
③腎藏精,在液爲唾;脾在液爲涎,均爲津液組成部分,關係著舌體之潤燥,反映脾腎的功能。
總之,人體內部的變化,臟腑虛實,氣血的盛衰,津液盈虧均可反映於舌象的變化。
舌診概說——舌體分候臟腑理論
◆臟腑病變反映於舌面,具有一定的分布規律。即舌尖部多反映上焦心肺的病變;舌中部多反映中焦脾胃的病變;舌根部多反映下焦腎的病變;舌兩側多反映肝膽的病變。如左圖所示。
◆《傷寒指掌·察舌辨證法》還有「舌尖屬上脘,舌中屬中脘,舌根屬下脘」的說法。
◆根據臨床觀察,提示某些臟腑病變在舌象變化上有一定的規律[舉例],但幷非絕對,因此,還需結合其他症狀,加以分析辨別。
如心火上炎多出現舌尖紅赤或破碎;肝膽氣滯血瘀常見舌的兩側出現紫色斑點或舌邊青紫;脾胃運化失常,濕濁、痰飲、食滯停積中焦,多見舌中厚膩苔;久病及腎,腎精不足,可見舌根苔剝等等,提示某些臟腑病變在舌象變化上有一定的規律。
舌診概說——舌診的方法
1、望舌的體位和伸舌姿勢
望舌時患者可採取坐位或仰臥位,但必須使舌面光綫明亮,便於觀察。伸舌時必須自然地將舌伸出口外,舌體放鬆,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儘量張口使舌體充分暴露。[舉例]
如伸舌過分用力,舌體緊張、蜷曲或伸舌時間過長,都會影響舌的氣血流行而引起舌色改變,或幹濕度變化。
2、診舌的方法
觀察舌象,一般先看舌尖,再舌中、舌側,後舌根。先看舌體的色質,再看舌苔[原因、舉例]。如果一次望舌判斷不清,可令病人休息3~5分鐘後,重複望舌一次。
因爲舌體的色、質位深而易變,舌苔淺表而容易觀察。
若伸舌時間過久,舌體易隨血管變形而色澤變化,而舌苔覆蓋於舌體上,一般不會隨觀察的久暫而變化。
除瞭望診瞭解舌象外,還必須配合其他診察方法。[舉例]
此外,還可以通過詢問、瞭解舌上味覺的情况以及舌部的異常感覺,舌體運動是否靈活,同時借助聞診,聽其語言是否清晰以幫助判斷。
如清·梁玉瑜在《舌鑒辨證》裏提出用刮舌驗苔的方法進行舌診,認爲刮去浮苔,觀察苔底是辨舌的一個重要方面。若刮之不脫或刮而留污質,多爲裏有實邪;刮之易去,舌體明淨光滑則多屬虛證。刮舌可用消毒壓舌板的邊緣,以適中的力量,在舌面上由後向前刮三、五次;如需揩舌,則用消毒紗布裹於手指上,蘸少許生理鹽水在舌面上揩抹數次。這兩種方法可用於鑒別舌苔有根無根,以及是否屬於染苔。
舌部的冷熱、麻木、疼痛等異常感覺。
舌診概說——舌診注意事項
舌診作爲臨床診斷疾病的一項重要依據,則必須注意排除各種操作因素所造成的虛假舌象。
光綫影響:望舌以白天充足、柔和的自然光綫爲佳,光綫要直接照射到舌面。光照的强弱與色調,常常會影響正確的判斷。[舉例]
如光綫過暗,可使舌色暗滯;用普通的燈泡或手電筒照明,容易把黃苔誤作白苔;日光燈下,舌色多偏紫;白熾燈下,舌苔偏黃色。周圍有色物體的反射光,也會使舌色發生相應的改變。
飲食或藥品影響:飲食和某些藥物可以使舌象發生變化[舉例]。飲服某些食物或藥物,可以使舌苔著色,稱爲「染苔」。如飲用牛乳、豆漿等可使舌苔變白;蛋黃、核黃素可將舌苔染成黃色。諸如此類,應予排除。
如進食後由於口腔咀嚼的摩擦、自潔作用而舌苔由厚變薄;多喝水可使舌苔由燥變潤;剛進辛熱食物,舌色偏紅;多吃糖果、甜膩食品,舌苔變厚,口味酸膩;服用大量鎮靜劑後,舌苔厚膩;長期服用某些抗生素,産生黑膩苔或黴腐苔。
口腔對舌象的影響:牙齒殘缺,可造成同側舌苔偏厚;鑲牙可以使舌邊留下齒印;張口呼吸可以使舌苔變幹等等,這些舌象異常,不能作爲機體的病理徵象,應予鑒別,避免誤診。
舌診概說——舌診的內容
舌診主要觀察舌體和舌苔兩個方面的變化。《醫門棒喝》說:「觀舌質可驗其正之陰陽虛實,審苔垢即知邪之寒熱淺深」。舌體和舌苔必須綜合分析,才能對病情全面瞭解。
望舌體包括舌的顔色、形質和動態,以候臟腑虛實,氣血盛衰。 望舌苔包括診察苔質和苔色情况,以分析病邪的深淺,邪正的消長。
舌診概說——正常舌象
正常舌象的形成原理,文獻記載的論述頗多[古人論述]。正常舌象提示臟腑機能正常,氣血津液充盈、胃氣旺盛。
正常舌象的特徵是:舌色淡紅鮮明,舌質滋潤,舌體大小適中,柔軟靈活;舌苔均勻薄白而潤。簡稱「淡紅舌,薄白苔」。
如《舌鑒總論》:「舌乃心苗,心屬火,其色赤,心居肺內,肺屬金,其色白,故當舌地淡紅,舌苔微白。」章虛穀說:「舌苔由胃中生氣所現,而胃氣由心脾發生。故無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氣,如地上之微草也。」吳坤安說:「舌之苔,胃蒸脾濕上潮而生。」說明舌象的形成與心肺脾胃等臟腑功能有關。
舌象的生理變異
年齡因素 年齡是舌象生理變異的重要因素之一。[舉例]
如兒童陰陽稚弱,脾胃功能尚薄,生長發育很快,往往處於代謝旺盛而營養相對不足的狀態,所以舌質多淡嫩,舌苔少或剝;老年人精氣漸衰,臟腑功能减退,氣血運行遲緩,舌粘膜的角化度增加,舌色較暗紅或帶紫暗色,但均無明顯的病變,故屬生理性變異。
體質、禀賦因素[舉例]
《辨舌指南》說:「無病之舌,形色各有不同,有常清潔者,有稍生苔層者,有鮮紅者,有淡白色者,或爲緊而尖,或爲松而軟,幷有牙印者,……此因無病時各有禀體不同,故舌質亦異也」。提示因禀賦體質不同,可以出現一些異常舌象。除上述外,尚有先天性裂紋舌、齒痕舌、地圖舌等。皆屬體質、禀賦因素範疇。
性別
氣候因素[古人論述]
吳坤安說:「平人舌中常有浮白苔一層,或浮黃苔一層,夏月濕土司令,苔每較厚而微黃,但不滿不板滯。」反映了人的生理活動與自然界息息相關,這種天人相應的生理現象,亦反映在舌象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