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疾病一旦發生,都要經歷一個變化發展過程棍,最後以痊癒或惡化而結束。疾病過程從開始到結束,既呈現病裏的連續性,又呈現病理的階段性。疾病的演變就是疾病發生後所經歷的複雜的量變與質變過程。

 

疾病的演變大體可區分為疾病的發展期相結束期。前者為疾病的傳變階段,後者為疾病的轉歸階段。疾病的演變除傳變與轉歸外,還包含復發,這是疾病過程連續性的特殊表現形式。

 


疾病的傳變

一、傳變的原因與條件

傳變,從本質上講是指疾病過程的不同時間和不同層次上,人體各種陰陽失調的複雜聯繫。概括起來,主要是指下述兩類病變:

一是陽氣和陰精(包括精血津液)兩類物質在不同程度的虛實盈虧變化;

二是人體機能的異常。如果側重從這兩類病變各個部分的性質而言,就是關於疾病的各種病埋變化;

 

如果從這兩類病變各個部分間的聯繫與轉化而言,就是疾病的傳變。所以,疾病的傳變也就是疾病過程中各個病理變化的銜接、重迭與轉化。

 

在決定並影響疾病傳變的各種原因和因素中,正邪鬥爭與正邪盛衰狀況,是最主要和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原因,它不僅決定著疾病的傳變與否,而且決定著傳變的方同相速度,並且有一定的規律可尋;

正盛邪衰,則傳變緩慢或不生傳變而趟於痊癒;

邪盛正衰,則傳變迅速甚至在惡化;

正邪俱盛,則傳變多迅猛、劇烈,但惡化趨勢較小;

正邪俱衰,則傳變緩慢,或處於稽留纏綿狀態。

疾病的傳變,除開正邪相爭及其盛衰勝負的原因之外,又是人體內外各種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這些因素主要約有以下幾種:

 

(一)素質

素質主要從兩個方面對疾病的傳變發生作用:

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正氣的強弱,從而參與決定發病與傳變的遲速。

比如,素體陽勝者,一般不易感受病邪,一旦感邪則發病急速,傳變較少,病程亦較短暫;素體陽氣虛弱者,則易於感邪,且邪易深入,病勢較緩,病程纏綿而多傳變;

 

二是在邪正相爭中,對邪氣的從化有重要作用。

如素體陽勝者,邪從火化較多,疾病亦多向陽熱實證演變,病位一般在三陽與六腑;素體陰勝者,邪從寒化較多,疾病多趨向寒實或虛寒,病位一般偏于三陰和五臟。

 

(二)地理、氣候

地理環境包括地域方位、居處地勢以及生活習俗,通過長期對人體的影響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體的地區性素質特點。

 

素質特點對疾病傳變的影響,已見上述。氣候則包括季節的變遷、氣溫的變化和雨量多少、濕度大小等多種因素,對疾病的傳變亦有密切關係。如《溫病條辨》指出伏暑發病及病情輕重就是「霜未降而發者少輕,霜既降而發者則重,冬日發者尤重」(上焦篇36條),其原因是時令主氣和病邪性質之間的相互關係。另外,地理環境和時令氣候三者之間又具有密切的相關聯繫,可共同作用於人體及病邪雙方,而對疾病的傳變發生影響。如以濕熱、暑濕一類疾病而言,一般居處高亢乾燥或久晴少雨之季,病變多呈熱重於濕,且易於化熱化燥,傷陰耗津;而居處卑濕或陰雨連綿之季,病變則多呈濕盛熱微,濕重於熱,且易於傷氣傷陽,如陽微濕盛者還可轉化為寒濕。

 

(三)生活狀況

生活狀況主要包括情志、飲食、勞逸、房事等,對疾病的傳變亦有一定影響,主要是通過對正氣的作用而影響疾病的進程。

 

其中,情志對疾病傳變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千擾氣機而發生作用。在疾病過程中發生激烈的情志波動,必然會影響氣血的升降出入,這對證邪相爭的趨勢與結局,就會產生重大影響。如一些慢性頑疾患者的悲觀失望,一些癌證病者的恐懼和緊張,往往對疾病的發展和轉歸造成劇烈轉折、突然惡化以至卒然死亡。

 

勞逸對疾病傳交的影響主要通過對正氣的耗傷而發生作用。過勞則人體氣血過度消耗而致正氣不足;過逸則導致氣機不利,氣化衰弱終致正氣虧損。二者都有可能使疾病沿正不勝邪的方向發展傳變。所以,適當的休息與合理的活動,對於疾病的治療和預後,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

 

飲食過饑則正氣匱乏,以致正不勝邪而病情轉重;過飽則有傷脾胃和積滯內停,以致邪氣兼挾積滯宿食為患。過食辛辣炙膊,則可助長邪熱,如薪投火。過食寒涼,則傷伐陽氣而致陰寒內生,均可加重病情,影響傳變。故王孟英有云:「蓋太飽則脾困,過逸則傷脾,脾氣因滯而少健運,則飲停濕聚矣。較之饑傷而脾餒,勞傷而脾乏者,則彼尤不足,而此尚有餘也。」《溫熱經緯‧濕熱病篇》第一條雄按)。此外,病中能食者,則病輕而易愈,病而不能食者,則病重而預後亦凶。此即《素問‧評熱病論》所說:「不能食者,精無俾也;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

 

至於房事對疾病傳變的影響,主要是造成精氣虧損,下無虛衰,從而易致正虛邪實和引邪深入之變,且易釀成水虧火浮,虛陽上亢,以及水不涵木,虛風內動等病變。若病中又不慎房事,常可引致病情的突然加重與惡化。

 

(四)醫藥作用

醫藥二者均能對疾病的傳變發生重要影響。

首先,高尚的醫德,熱情負責的醫療作風,就會給病者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和安慰,增強病者戰勝疾病的信心相勇氣。積極合理的誘導和勸慰、體貼,可以安定病者的情緒和感情,對一些情志性疾病尤可起到重大的影響。反之,亦可發生不良影響。其次,正確的辨證治療、合理地組方用藥以及其他恰當及時的調治措施,即可阻斷、中止疾病的發展傳變,或使疾病轉危為安,由重變輕,以至迅速痊癒。反之,用藥不當或失治誤治,則可損傷正氣,或助長邪氣,導致變證迭起,壞證叢生,以致預後不良。


 

二、傳變的形式與過程

疾病傳交涉及病變由局部擴展到全身,病理變化由單一發展到複雜,病理性質由量變發展為質變等。疾病的傳變常因邪氣性質、感邪途徑與受病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傳變形式與過程,這在外感疾病與內傷疾病的差別尤為顯著。

 

《靈樞‧百病始生》說:「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清濕喜怒。喜怒不節則傷臟,風雨則傷上,清濕則傷下,三部之氣,所傷異類或起于陰,或起于陽……。至其淫佚,不可勝數」,就概括地說明了這種區別。

 

現分別敍述如下:

(一)外感

疾病的傳變病由外感六淫或疫癘邪氣而起,由皮毛襲入或自呼吸感受,故其基本傳變形式為形層淺深的傳變,即由表入裏,自淺而深。

《素問‧纓刺論》說:「夫邪之客於形也,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孫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經脈,內連五臟,散於腸胃,陰陽俱感,五臟乃傷。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於五臟之次也。

 

葉天土《溫熱論》說:「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等,

都是說明這種形層淺深傳變的基本規律,同時又指出因病邪的性質和感邪途徑的不同,其傳變形式與過程亦隨之而有差異。概括起來,又可分為以下幾種:

 

1、六經傳變

此為感受風寒之邪致病的基本傳變形式。

邪氣由皮毛肌表侵入,由淺而深,自表入裏,循經脈而傳變。

 

其中由經脈而傳入本經之腑者,稱為本經「自傳」,如太陽表邪不解,隨經傳入膀胱之腑等。

 

邪氣由太陽之表,依次傳陽叫、少陰,再由此而太陰、少陰、厥陰者,是為「循經傳」。

若太陽表邪不循上述次第而徑傳入三陰者,是為「越經傳」。

 

亦有邪氣不經三陽,而直入三陰者,稱為「直中」。

 

更有兩經同時受邪,各循其表裏傳變者,稱為「兩感傳」。

 

邪氣始終停留於一經者,則為「不傳」。

 

另外,當疾病緩解、正氣充複時,邪氣則可由裏出表,病勢亦可由陰轉陽地傳變,如厥陰轉出少陽,少陰轉出太陽等。詳見本書《六經病機》一章。

 

2、衛氣營血傳變

此為感受溫熱病邪致病的基本傳變形式。

邪氣多由呼吸感受,按照衛氣營血的淺深層次而更相傳變。其中由衛分而氣分,再而營分、血分,依次傳變者,是為「順傳」。

 

若病自衛分不經氣分而直接傳入營分血分,或由肺衛而內陷心包者,是為「逆傳」。

 

亦有起病即在氣分、營分,或呈衛氣兼見,氣營(血)兩燔與營衛含邪者。

 

營分之邪,亦可因氣陰充複、病勢向外而轉出氣分者,稱為「透營轉氣」。

 

更有伏氣溫病,開始即從營分、血分外發者等種種之不同。詳見本書《衛氣營血病機》一章。

 

3、三焦傳變

亦為感受溫熱病邪包括濕熱病邪致病的基本傳變形式。

病邪主要從口鼻感受而侵入肺胃,傳變途徑主要是依三焦上下部位而迭次傳變。

 

其基本傳變規律與形式亦分順傳與逆傳二種:

由上焦而中焦而下焦者,稱為「順傳」,

由於太陰肺陷入手厥陰心包者,是為「逆傳」。

 

此外,亦有起病即在中焦脾胃,或呈肺胃俱病、脾腎同時受傷者等。

 

三焦傳變與六經傳變相衛氣營血傳變,實際上都是表裏淺深層次的傳變,只是突出說明了由上而下和三焦部位的傳變形式,二者是一縱一橫和表裏上下的關係。詳見本書《三焦病機》一章。

 

4、表裏九傳

此為表理傳變的一種複雜形式,多見於感受疫癘之氣而致的疫病,由於病邪毒力極強;起病暴急,病勢重篤,並且只有較強的傳染性和流行性,故其傳變亦較為複雜。其基本傳變規律是:疫邪自口鼻而入,直趨中道,伏於半表半裏之膜原,邪氣內潰之後,即循表裏而出現多種傳變形式,吳又可《溫疫論》總結為九種:

一曰但表不裏,二曰表而再表,三曰但裏不表,四曰裏而再裏,五曰表裏分傳,六曰表裏分傳再分傳,七曰表勝於裏、裏勝於表,八曰先表後裏,九曰先裏後表。

 

吳氏所說的表,指肌表;裏,實指胃腑。因此,所謂表裏九傳,實際仍屬表裏淺深的層次傳變,而一傳之後,很少兩傳,是其特點。此外,也有邪氣羈留少陰三焦而久在一經不移者。


 

(二)內傷疾病的傳變

病由情志不遂,房室不節,飲食勞逸,成瘀血痰飲等內傷因素引起,直接傷及氣血成臟腑為病,故其某本傳變形式有氣血傳變和臟腑傳變,其傳變過程亦多緩慢和積久。現分別敍述如下:

 

1、氣血傳變

一般初病在氣並傷氣耗氣,久病則入絡入血而傷血耗血。在氣者或為氣機之逆亂,或為氣之有餘與不足,而成氣滯、氣逆或氣虛、氣陷,甚則為聚、為瘸、為疝;在血者或為血絡之阻滯損傷,或為營血之傷耗匱乏,而成血瘀、血結或血虛、失血,甚則瘀血內留、絡脈凝瘀而成症成積或腫塊。在氣者病淺,在血者病深;氣病不必血亦病,然未有血病而氣不病者。一般是由氣及血,也有氣血同病者。在氣多為氣機之紊亂,至血則已有形質之虧損。此為其大要,詳可參見本書《氣血病機》一章。

 

2、臟腑傳變

五臟以及臟腑之間,在生理上互相關連而相輔相成,在病理上亦互相影響與互相傳變,如肝病傳脾、肺病及腎之類,且每以腑病入臟和「窮必及腎」為最終絹局。究其傳變形式,又有「相移」與「生克」二種。

 

所謂「相移」,就是指臟腑病變互相轉移的傳變形式,其中包括臟邪轉移於臟,腑邪轉移於腑的傳變方式。《素問‧氣厥論》曾集中論述過腎移寒於肝,脾移寒於肝,肝移寒於心,心移寒於肺,肺移寒於腎,脾移熱於肝,肝移熱於心,心移熱於肺,肺移熱於腎,腎移熱於脾,以及胞移熱於膀胱,膀胱移熱於小腸,小腸移熱於大腸,大腸移熱於胃,胃移熱於膽,膽移熱於腦等五臟六腑寒熱相移的傳變形式與病變情況。臨床上常見的心移熱於小腸和肝移熱於膽等病變,也屬於這種傳變形式。其特點是不全依臟腑之間的生克關係為轉移規律。

 

至於「生克」傳變,則是捐臟腑病變按照其五行屬性與生克關係而互相傳變的規律和形式,這也是臟腑傳交的主要方式。

 

所謂「生」,是指臟腑間在生理上的互相促進與病理上的互相彌補及救益;

 

所謂「克」,是捐臟腑間在生理上的互相制約與病理上的互相傷害與加重作用。

 

病理性生克本質上乃是生理性生克在疾病過程中的反映,因之,在生理上具有生克關係的臟腑,在病理上就具有和產生生克傳變的關係。

 

《素問‧玉機真臟論》說:「五臟相通,移皆有次,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傳五臟而當死,是順傳所勝之次」

就指的是這種傳變形式。

 

概括起來,這種傳變不外兩種基本方式:

一種是病變主要通過「相克」關係,而從此一臟腑傳至另一臟腑,其病情多見加重或惡化;

 

另一種是病變通過「相生」關係,在相生的臟腑間得到互相補助效益,從而對病變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使病情得以減輕和好轉。

前者即「傳其所勝」,後者即「傳子「與「傳?最」,合稱「母子相傳」,這也就是《素問‧玉機真臟論》所說的「五臟受氣於其所生,傳立於其所勝,氣含於其所生,死於其所不勝」的規律與機理。

 

總之,在臟腑傳變形式中,其始病臟腑與受病臟腑之間固有的生克關係,對疾病的演變和轉歸,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素問‧臟氣法時論》所說的「天邪氣之客於身也,以勝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勝而甚,至於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這種關係和規律。


 

疾病的轉歸

轉歸,是指疾病過程趨向結局的演變和疾病的最終歸宿。疾病的結局最終只有兩種,即痊癒和死亡,但在疾病趨向痊癒和死亡的過程中,卻常常包含著許多複雜的變化,即存在著一些過渡狀態,如疾病的纏綿、後遺或傷殘等。因此,疾病的轉歸實際包括有痊癒、死亡,纏綿、後遺與傷殘五種。茲分別敍述如下。

 

(一)痊癒

是指病埋狀態完全和徹底結束,機體恢復健康。從疾病過程的實質而言,也就是邪氣完全被消除,正氣得到恢復,陽陰重歸於和平與協調。從臨床角度看,還要求所有與病證有關的臨床表現亦全部消失。作為一種病理轉歸;痊癒還應當包括各種病理變化的結束,主要有:

 

(1)臟腑氣機:和氣化趨於正常,精氣來複。

在疾病的痊癒性轉歸中,氣機氣化趨向正常,是最先發生的體內變化。以此為契機,正氣日充,邪氣漸衰,由正勝邪卻而歸於痊癒。

 

(2)精氣來複:是正氣趨於完全恢復的重要標誌。

它發生於氣機氣化趨於正常的過程中,又為氣機氣化恢復正常提供物質保證,並且對形質虧損的修復補充尤有重要意義。

 

(3)邪氣消除:是促進疾病痊癒的重要條件。

又可以分為邪氣被驅除和邪氣被消散兩種形式,前者主要指外邪的驅逐,後者主要指內邪的消散。其消除過程的長短,直接關係著疾病痊癒的速度。

 

(二)死亡

死亡是生命活動完全的和不可逆轉的停息,是疾病最惡劣的結局。死亡也是一個過程,一般從精氣互根的解體開始,到陰精耗竭或陽氣衰絕為止,其中包含著複雜的病理變化。

  BlogAD部落格廣告行銷

 

精氣互根

又稱陰陽互根,是生命活動得以維持的基本條件。所謂互根,指陰陽雙方各以對方的存在為自身存在的條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對方而獨立存在。同時,陰陽雙方的各自的滋盛皆以對萬的滋盛為依據,故孤陰不生而獨陽不長。精氣互根的解體即精氣分離,亦即陰陰離決,可從多種不同的途徑演變而來。最常見的有

 

(1)久病衰竭:衰竭有首先表現為陽氣式微,然後陰損及陰,精血亦枯;亦有首先來自陰精的枯涸,致使陰損及陽,陽氣亦衰的。無論何種,一旦至於衰竭,陰精即難固守陽氣,陽氣亦失所資生和依附;同時陰氣亦失其化陰生津與統攝之權,陰精亦必不安本位,陰陽雙方若即若離,稍有觸動,即致離決,表現為殘陽迅速消散而神明絕滅,成孤精脫泄而絕汗溢出。

 

(2)陽隨陰脫:突然而大量失血、大汗或劇烈吐瀉,以致沖液陰血大量亡失,陽氣隨之亦大量耗散。陽氣傷則陰血失於統攝而加速陰脫,陰愈脫則陽無所附而上浮外越,虛陽飛散,生機即告絕滅。

 

(3)大驚、卒恐、暴怒、劇痛等,可引起氣機突然停滯,陰陽不能交通而互相隔閉,亦致陰陽離決。這就是「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的通理。總之,精氣互根的解體,或原于陰血的耗竭,或因于陽氣的衰絕,最終導致陰陽離決而死亡。故亡陰和亡陽均可引致死亡的轉歸。前者正如吳鞠通說的:「病溫之人,精血虛甚,則無陰以勝溫熱,故死,蓋熱病未有不耗陰者,其耗之未盡則生,盡則陽無留戀,必脫而死也」《溫病條辨‧原病篇》。後者誠如張景嶽說「……凡通體之溫者,陽氣也。一生之活著,陽氣也。五官五臟之神明不測者,陽氣也。及其既死,則身冷如冰,靈覺盡滅,形固存而氣則去,此陽脫在前而陰留在後」《類經附翼‧求正錄‧大寶論》的道理。

 

(三)纏綿

是指正邪相爭處於相持或邪不勝正而正亦不能卻邪的狀態。臨床則始終可見有關症狀與體征。此多見於疾病的慢性階段或遷延時期,至其最後結局亦不外痊癒或死亡。

 

疾病之所以陷入纏綿狀態,總的說來不外乎正邪雙方力量對比的狀況,即正氣雖未至潰敗,但已因邪氣的嚴重傷害而削弱,邪氣因此乃得以存留;邪氣的存留,又可進一步加重正氣的傷害,並給機體陰陽協調造成障礙。而邪氣由於經過正邪劇烈的相爭,此時亦趨於衰微,對人體的侵襲與傷害能力亦顯不足,從而使病變趨於局限並給機體陰陽調和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有利條件。因此,疾病纏綿狀態是一個綜合性的病理過程。

 

作為一種轉歸,它所包含的各種病理矛盾大體都處在一個相對靜止狀態。所以,疾病纏綿狀態既具有病理的穩定性,而可視為疾病的一種結局,又具有進一步演變的不穩定性。只有打破疾病纏綿狀態的病理僵局,才可能促進疾病向痊癒發展的概念。前者多指疾病造成的形質虧損與功能障礙或喪失,後者則多概指外傷所形成的形體損傷和殘缺。

 

疾病後遺和疾病纏綿是不相同的。

疾病後遺乃是主病在好轉或痊癒過程中給機體造成的一種附加損害,這種損害與主病固然有因果關係,但從病理實質來說,已非主病本身,而是一個新的疾病過程。所以,疾病後遺不是同一疾病的自然延續。

 

疾病的纏綿則是主病本身的遷延或慢性經過,是同一疾病的自然延續,而非不同病因的因果蟬聯。

 

傷殘從病理上講,主要指因疾病或外傷所致的人體各種組織結構難以恢復的損傷與殘缺,比如金刃、蟲獸、水火、跌僕等,給形體、臟腑造成的跌損、變形與斷離就屬此類範圍。

 

BlogAD部落格廣告行銷

疾病的復發

疾病的復發是一種特殊的病理演變形式,即疾病病理變化在經過一定的靜止期後又行活躍,重新進入疾病的一般傳交過程。這就是

《病源‧傷突病後令不復候》中說的:「複者,謂複病如初也」,也就是

張景嶽所謂:「複者,病複作」《類經》十五卷「遺論」注)。

 

復發突出的特點是固有病變經過一段靜止期後的再度活躍,因之探明「靜止期」的病裏狀態,對認識復發的本質有其重要意義。

 

《素問‧熱論》說:「熱病少愈,食內則複」。

這個處在復發之前的「少愈」顯然就是靜止期。

 

張志聰說:「少愈者,邪熱未盡也」《黃帝內經素問集注‧熱論》注)。

可見靜止期的病理狀態乃是正氣雖已受傷,邪氣亦見衰微,正邪相爭幾乎停止,機體陰陽欲趨和平。但「少愈」畢竟不是痊癒,所以,靜止期仍有餘邪存在,正氣雖複而尚屬薄弱。此時若因不利於正氣的因素誘發,則邪勢複盛,正邪仍可再度相爭而使舊病復發。由此可以看出,復發的基本條件是:

 

(1)疾病處於將愈未愈之際,也就是巳進入病理靜止期;

(2)疾病雖在靜止期,但餘邪仍然未盡,正氣尚屬虛弱,邪氣亦屬衰微,無力與正氣相爭;

(3)正邪相安局面之被打破,必有某種新因素作用於機體,這種新因素非損正即助邪,這也是靜止期之所以重新活躍的直接導源。導致靜止期趨於重新活躍的因素,稱為復發誘因,常見的有以下三種:

 

(一)邪氣重感

喻嘉言于治王玉原昔年感證熱未盡去,今夏複感,纏綿五十多日醫案中指出:舊病之所以復發而且難以速愈,原因就在於「新熱與舊熱結合,狼狽為患,是以難於去體」《寓意草?辨王玉原傷寒後餘熱並永定善後要法》。

 

《重訂通俗傷寒論》則謂之「傷寒感複」,指出是由於「痿後伏熱未盡,複感新邪,其病多作」。

重感所致復發多發生在熱病新痿之後。這種復發不僅是原病理變化的重現,也是新邪作用於舊疾,而激起病變性質發生新的突變。無論復發後的轉歸如何,每次復發無疑是一次新的正邪相爭,正氣從中必定受到一次新的損傷。

 

復發次數愈多,預後就愈惡劣。所以熱病後的調護,強調應慎避邪風,這對促進熱病痊癒和防止反復都有重要意義。

 

(二)過勞致複

這則過勞主要指過度勞倦和房室不節兩種情況。

 

過度勞倦主要是指在病情氣血薄弱情況下過早的操勞和休息的不足,使氣血傷耗,正氣不支,從而為餘邪再事猖撅創造了條件。關於過勞致複的機理李誕亦略有論及,他說:「傷寒新癬,津液未複,血氣尚虛……,蓋勞則生熱,熱氣乘虛還入經絡,未免再複」《醫學入門‧傷寒摩後》。

 

傳統上稱之為「勞複」。房室不節亦屬勞傷致複範圍。其致複的原理和過勞有相似之處,但以其傷精,所以較單純勞倦致複者,病勢較為沉重。由房室過早或不節而致的復發,傳統上稱之為「交接勞複」、「色複」或「房複」。

 

《通俗傷寒論‧傷寒房複》引錢天來曰:「男女一交之後,自然元氣空虛,余邪錯雜於精氣之中,走入精隧,溢入經絡,來其交後虛隙之中,入而浸深於臟腑筋骨脈絡俞穴之間,則正氣因邪而益虛,邪氣因虛而益盛」,就是對房勞致複病機的深刻闡述。

 

(三)飲食致複

疾病過程中,由於病邪或治療的影響,脾胃多已受傷,受納運化之力亦有減弱,新愈之際,猶未充分恢復,故痿後不慎口腹,或多食,或強食,或不忌葷腥酒漿,以致脾胃再傷,余邪因穀氣、宿食、酒熱的資助而再熾,傳統上稱之為「食複」。

 

早在《素問‧熱論》和《傷寒論》第397條對此即作了論述。《溫熱經緯‧內經伏氣溫熱篇》引章虛穀曰:「此商病初愈,餘熱留藏於經絡血氣中而未淨,因食助氣,則兩熱相合而複熾」,即闡明了飲食致複的機理。

 

疾病的復發主要表現為原有病理變化的重現,是在痊癒過程中在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下形成的疾病逆轉。所以,再度活躍的病理變化就或多或少有異於原有病變,而不完全相同于原病,這一點是有一定臨床意義的。

 

 

A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