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角中毒﹝ergotism﹞: |
麥角是寄生在小麥及其他穀物上的一種黴菌,有毒成分為麥角毒鹼、麥角胺,麥角星、麥角新鹼﹝ergometrine﹞等。麵粉加工時,如含有麥角,食後會造成中毒。 |
公告版位
- Sep 08 Mon 2014 08:30
麥角中毒﹝ergotism﹞:
- Sep 07 Sun 2014 13:00
疏鬆結締組織﹝loose_connectivetissue﹞:
疏鬆結締組織﹝loose_connectivetissue﹞: |
疏鬆結締組織﹝loose_connectivetissue﹞: |
- Sep 06 Sat 2014 08:30
夾竹桃中毒﹝Oleander_poisoning﹞:
夾竹桃中毒﹝Oleander_poisoning﹞: |
又名柳葉桃,有毒,含有強心毒甙,作用與洋地黃同,乾燥的夾竹桃3克就能使人死亡。 |
- Sep 05 Fri 2014 13:00
結締組織﹝connective_tissue﹞:
結締組織﹝connective_tissue﹞: |
結締組織﹝connective_tissue﹞由細胞和大量細胞間質﹝intercellular_substance﹞構成,結締組織﹝connective_tissue﹞的細胞間質﹝intercellular_substance﹞包括基質、細絲狀的纖維和不斷迴圈更新的組織液,具有重要功能意義。 |
- Sep 04 Thu 2014 08:30
曼陀蘿中毒:
曼陀蘿中毒: |
曼陀蘿又叫野麻子、青麻棵、洋金花、山茄子、大喇叭花。其根、莖、葉、果實均有毒。含毒主要成分是阿托品、曼陀蘿素(又叫茛菪鹼)等。 |
- Sep 03 Wed 2014 13:00
上皮組織﹝epithelial_tissue﹞的更新和再生:
上皮組織﹝epithelial_tissue﹞的更新和再生: |
上皮組織﹝epithelial_tissue﹞具有較強的再生能力。 |
- Sep 01 Mon 2014 13:00
腺上皮﹝glandular_epithelium﹞和腺﹝gland﹞:
腺上皮﹝glandular_epithelium﹞和腺﹝gland﹞: |
有些部位的被覆上皮﹝covering_epithelium﹞除有保護和吸收功能外,也有分泌作用,如胃的單層柱狀上皮﹝simple_columnar_epithelium﹞等。 |
- Aug 31 Sun 2014 08:30
黴變甘蔗中毒:
黴變甘蔗中毒: |
甘蔗在不良條件下過冬,可引起黴變,肉質呈淺黃色或棕褐色、灰黑色,結構疏鬆,有酸味、辣味或酒糟味,食後易中毒。 |
- Aug 30 Sat 2014 13:00
上皮組織﹝epithelial_tissue﹞的特殊結構:
上皮組織﹝epithelial_tissue﹞的特殊結構: |
上皮組織﹝epithelial_tissue﹞與其功能相適應,在上皮的細胞的各個面常形成不同的特殊結構。 |
- Aug 29 Fri 2014 08:30
蓖麻籽中毒:
蓖麻籽中毒: |
蓖麻子的種子、莖、葉均含有強烈毒性的蓖麻毒素和蓖麻鹼。蓖麻毒素2毫克或蓖麻鹼0.16克可致成人死亡;成人或兒童誤食3~12粒可引起嚴重中毒;小兒吃生蓖麻子4~6粒就可致死。這兩種毒素加熱後能被破壞。難溶于水,也不溶於蓖麻油中,故一般藥用蓖麻油無毒性作用。 |
- Aug 28 Thu 2014 13:00
被覆上皮﹝covering_epithelium﹞的類型和結構:
被覆上皮﹝covering_epithelium﹞: |
被覆上皮﹝covering_epithelium﹞的類型和結構: |
- Aug 27 Wed 2014 08:30
桐油中毒﹝tung_oil_poisoning﹞:
桐油中毒﹝tung_oil_poisoning﹞: |
桐油的色、味與一般食用植物油近似。誤食可引起急性中毒。食油中若混有桐油,長期少量食用,可引起亞急性中毒。桐油中有毒成份為桐油酸。 |
- Aug 26 Tue 2014 13:00
上皮組織﹝epithelial_tissue﹞:
上皮組織﹝epithelial_tissue﹞: |
上皮組織﹝epithelial_tissue﹞由密集的細胞組成,細胞形狀較規則,細胞間質﹝intercellular_substance﹞很少,大部分上皮覆蓋於身體表面和襯貼在有腔器官的腔面,稱被覆上皮﹝covering_epithelium﹞。 |
- Aug 25 Mon 2014 08:30
白果中毒﹝ginkgo_seed_poisoning﹞:
白果中毒﹝ginkgo_seed_poisoning﹞: |
白果又名銀杏。其肉鮮嫩可口,但食用過多易引起中毒。 |
- Aug 24 Sun 2014 13:00
組織學﹝histology﹞與胚胎學﹝embryology﹞學習方法的幾個要點:
組織學﹝histology﹞與胚胎學﹝embryology﹞學習方法的幾個要點: |
學習組織學﹝histology﹞與胚胎學﹝embryology﹞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
- Aug 23 Sat 2014 08:30
苦杏仁中毒:
苦杏仁中毒: |
杏仁分苦杏仁、甜杏仁兩種。甜杏仁大而扁,杏仁皮色淺,味不苦,無毒。苦杏仁個小,杏仁厚,皮色深,近紅色,苦味,有毒。這種毒物屬於氰化物。桃仁、梅仁、木薯等也含有該毒。苦杏仁中有毒成份叫杏仁甙,當杏仁入口咀嚼時,水解放出一種劇毒的氫氰酸,引起中毒。氫氰酸進入體內與組織細胞含鐵的呼吸酶結合,阻止呼吸酶遞送氧的作用,使組織細胞窒息,同時能使血管運動中樞和呼吸中樞麻痹。 |
- Aug 22 Fri 2014 13:00
組織學研究方法-細胞融合術﹝cell_fusion﹞:
組織學研究方法-細胞融合術﹝cell_fusion﹞: |
2個或2個以上的細胞融合﹝cell_fusion﹞成為一個細胞,稱為細胞融合﹝cell_fusion﹞。 |
- Aug 21 Thu 2014 08:30
毒蕈中毒﹝Mycetism﹞:
毒蕈中毒﹝Mycetism﹞: |
毒蕈約有80多種,每種毒蕈含有一種或多種毒素,中毒症狀﹝symptoms﹞因所含的毒素而異。常見的可以下列種類作為代表: |
- Aug 20 Wed 2014 13:00
組織學研究方法-組織培養術﹝tissue_culture﹞:
組織學研究方法-組織培養術﹝tissue_culture﹞: |
前述幾種方法都是取人體或在體﹝in_vivo﹞實驗動物的組織,經固定等處理後,對已死亡的組織進行觀察研究的。 |
- Aug 18 Mon 2014 13:00
組織學研究方法-電子顯微鏡術:
組織學研究方法-電子顯微鏡術: |
01、透射電鏡術﹝transmission_electron_microscope,TEM﹞: |
- Aug 17 Sun 2014 08:30
蟾蜍中毒﹝phrynin_poisoning﹞:
蟾蜍中毒﹝phrynin_poisoning﹞: |
蟾蜍俗稱蛤蟆、癩蛤蟆。形似青蛙,背部黑色,全身有點狀突起,耳後腺及皮膚腺分泌一種類似洋地黃的毒素稱蟾酥,其是製備六神丸、金蟾丸的成分之一。其卵也有同樣毒素。食用蟾蜍或食用過量蟾酥製劑可引起中毒,刺激迷走神經﹝vagus_n.﹞﹝vagus_nerve﹞,引起心肌收縮增強,脈搏減慢,嚴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Cardiac_failure,CF﹞、虛脫、昏迷﹝coma﹞而死。 |
- Aug 16 Sat 2014 13:00
組織學研究方法-細胞和細胞化學﹝cytochemistry﹞定量術:
組織學研究方法-細胞和細胞化學﹝cytochemistry﹞定量術: |
組織和細胞形態結構及其化學成分的定量研究,是以量的測定及其資料變化闡述組織和細胞的生長、分化、代謝和功能的演變以及對環境因素和致病因素的反應。 |
- Aug 15 Fri 2014 08:30
河豚魚中毒﹝Toadfish_poisoning﹞:
河豚魚中毒﹝Toadfish_poisoning﹞: |
河豚魚的毒素主要有河豚毒及河豚酸兩種,集中在卵巢、睪丸﹝testes﹞及肝臟等內臟和血液中。肌肉不含毒素。宰割時,內臟的毒素污染魚肉也可引起食肉中毒。毒素除作用胃腸粘膜引起胃腸炎症狀﹝symptoms﹞外,主要是麻痹中樞神經及末梢神經。 |
- Aug 14 Thu 2014 13:00
組織學研究方法-原位雜交術﹝in_situ_hybridization﹞:
組織學研究方法-原位雜交術﹝in_situ_hybridization﹞: |
原位雜交術﹝in_situ_hybridization﹞是一種核酸分子雜交技術,它是通過檢測細胞內mRNA和DNA序列片段,原位研究細胞合成某種多肽或蛋白質的基因表達。 |
- Aug 13 Wed 2014 08:30
殺蟲脒農藥中毒:
殺蟲脒農藥中毒: |
是常見的殺蟲、殺蟎劑。職業中毒主要在皮膚廣泛而長時間的污染引起,臨床中也常見到口服中毒。殺蟲脒進入人體後代謝為氯鄰甲苯胺,引起高鐵血紅蛋白症,出現明顯的紫紺﹝cyanosis﹞,並可並發出血性膀胱炎﹝urocystitis﹞等。 |
- Aug 12 Tue 2014 13:00
組織學研究方法-同位素示蹤術﹝isotope_tracer﹞:
組織學研究方法-同位素示蹤術﹝isotope_tracer﹞: |
同位素示蹤術﹝isotope_tracer﹞是用放射性核素的射線作用,研究細胞對某種物質的吸收、合成、轉運和分泌等代謝過程。 |
- Aug 11 Mon 2014 08:30
擬除蟲菊酯類農藥中毒:
擬除蟲菊酯類農藥中毒: |
由於其對人低毒,除作為農藥外,一些日常生活中所用的驅蚊劑及殺蟲劑中也常以此作為主要成份。常用的品種有氯氰菊脂(滅百可)、溴氰菊脂(敵殺死)、殺滅菌脂(速滅殺丁)等。易從皮膚吸收,職業中毒少見,限於連續幾天噴藥而皮膚廣泛污染者,大量口服也可引起中毒。主要毒作用是影響神經軸突的傳導,從而出現肌肉痙攣等。 |
- Aug 10 Sun 2014 13:00
組織學研究方法-免疫細胞化學技術﹝immunocytochemical_techinque﹞:
組織學研究方法-免疫細胞化學技術﹝immunocytochemical_techinque﹞: |
免疫細胞化學技術﹝immunocytochemical_techinque﹞是應用抗原與抗體結合的免疫學原理,檢測細胞內多肽、蛋白質及膜表面抗原和受體等大分子物質的存在與分佈。 |
- Aug 09 Sat 2014 08:30
氨基甲酸酯類農藥中毒:
氨基甲酸酯類農藥中毒: |
除作為農藥外,日常生活中還用於殺滅蒼蠅、蚊子、臭蟲等害蟲,常用的品種有呋喃丹、西維因、葉蟬散、涕滅威等,易從皮膚吸收,但因毒性輕而職業中毒較少見,臨床常見的是口服中毒。主要的毒作用也是抑制膽鹼脂酶﹝esterase﹞,但弱於有機磷農藥,且易逆轉,即在停止毒物接觸後被抑制的膽鹼脂酶﹝esterase﹞活性可自行逐步恢復,因此不會發生「反跳」。中毒的【臨床表現﹝clinical_manifestation﹞】:是瞳孔縮小﹝Contraction_of_pupils﹞、出汗、肌肉抽搐﹝spasm﹞痙攣與膽鹼脂酶﹝esterase﹞中度抑制。 |
- Aug 08 Fri 2014 13:00
組織學研究方法-組織化學和細胞化學術:
組織學研究方法-組織化學﹝histochemistry﹞和細胞化學術﹝cyto-chemistry_technique﹞: |
組織化學﹝histochemistry﹞和細胞化學﹝cytochemistry﹞技術是通過化學或物理反應原理顯示組織切片﹝tissue_section﹞細胞內某種化學成分,進行定位、定量及其與功能相關的研究。 |
- Aug 07 Thu 2014 08:30
有機磷農藥中毒:
有機磷農藥中毒: |
常見的毒物為敵白蟲、敵敵畏、樂果、內吸磷、對硫磷、殺螟松、稻瘟淨、甲拌磷和馬拉硫磷等。農業生產中的急性職業中毒,主要發生於噴灑這些農藥的施藥人員,因皮膚廣泛污染而引起中毒,但在臨床中多見的是由於各種原因誤服農藥而引起的生活性中毒,而且病情通常較重。有機磷農藥的毒作用是抑制膽鹼脂酶﹝esterase﹞的活性,引起瞳孔縮小﹝Contraction_of_pupils﹞、嘔吐﹝Vomiting﹞、腹瀉﹝diarrhea﹞、肺部分泌物增多等毒蕈樣症狀﹝symptoms﹞,肌肉抽搐﹝spasm﹞、痙攣等煙鹼樣症狀﹝symptoms﹞,頭痛﹝Headache﹞、頭昏、精神恍惚等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_nervous_system,CNS﹞症狀﹝symptoms﹞。 |
- Aug 06 Wed 2014 13:00
組織學研究方法-幾種特殊顯微鏡的應用:
組織學研究方法-幾種特殊顯微鏡的應用: |
01、螢光顯微鏡﹝fluorescence_microscope﹞: |
- Aug 05 Tue 2014 08:30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煤氣中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煤氣中毒): |
凡是有明火燃燒場所,如果密閉或通風極差,可因燃燒不完全而使空氣中一氧化碳(CO)濃度大幅度增加,人們吸入後短時間內就會發生急性CO中毒。煤氣中含CO10%~40%,煤氣中毒實際上就是CO中毒。CO能與血紅蛋白結合成為碳氧血紅蛋白,妨礙了紅細胞﹝RBC﹞的帶氧、輸氧功能,CO中毒的基本病變就是缺氧,主要表現是大腦因缺氧而昏迷﹝coma﹞。 |
- Aug 04 Mon 2014 21:00
組織學研究方法-一般光學顯微鏡術:
組織學研究方法: |
一般光學顯微鏡術: |
- Aug 03 Sun 2014 08:30
刺激性氣體中毒:
刺激性氣體中毒: |
按照發病情況與臨床表現﹝clinical_manifestation﹞,急性刺激性氣體中毒可分為兩類: |
- Aug 02 Sat 2014 09:00
骨肉瘤﹝osteosarcoma﹞:
骨肉瘤﹝osteosarcoma﹞: |
骨肉瘤發病率在原發性惡性腫瘤中佔據首位。該瘤惡性程度甚高,予後極差,可於數月內出現肺部轉移,截肢後3~5年存活率僅為5~20%。 |
- Aug 01 Fri 2014 08:30
鹼灼傷﹝alkali_burn﹞:
鹼灼傷﹝alkali_burn﹞: |
較多見的是氨水、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石灰灼傷﹝Burning﹞。最常見的是氨灼傷﹝Burning﹞,由於其極易揮發,常同時並有上呼吸道灼傷﹝Burning﹞,重者並有肺水腫﹝oedema_pulmonum﹞。眼睛濺到少量稀釋氨液就易發生糜爛,且痊癒緩慢。 |
- Jul 31 Thu 2014 09:00
骨巨細胞瘤﹝giant_cell_tumour﹞:
骨巨細胞瘤﹝giant_cell_tumour﹞: |
骨巨細胞瘤﹝giant_cell_tumour﹞在我國是較常見的原發性骨腫瘤﹝Bone_tumor﹞之一,此瘤生長活躍,對骨質侵蝕破壞性大,如得不到及時妥善的治療,可造成嚴重殘廢而導致截肢,少數病例尚可轉移而致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