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統及腫瘤核醫學檢查方法:

 肝顯像目前常用的有以下三類方法:

01、肝靜態顯像:肝臟是富含網狀內皮細胞的臟器、正常肝內均勻分佈的枯否細胞,可迅速攝取靜脈注入的90%以上的放射性膠體顆粒(如99mTc-植酸鈉),顯示出正常肝實質的均勻的放射性分佈圖像。當罹患肝病時,病灶對膠體的攝取量明顯減少或不顯影,顯示出放射性稀疏或缺損區,借此可對肝臟的占位性病變(癌腫、囊腫、膿腫等)作出定位診斷;還可通過顯像圖形,瞭解肝臟的位置、形狀和大小,以及鑒別腹部腫塊與肝臟的關係等。

02、肝動脈灌注和肝血池顯像:肝臟是具有豐富血供的臟器,當以「彈丸」方式靜脈注入血池顯像劑(99mTc-紅細胞﹝RBC﹞)後,即刻進行腹部γ照相,即可得到肝動脈灌注(注射後1min內)及肝血池圖像(注射後30min~2h)。

 (01)、肝動脈灌注顯像:正常肝臟75%的血液來自門靜脈,肝動脈血供僅占25%,故正常人在腹主動脈和脾、腎血管床顯像時(稱動脈相),肝區影不明顯,待6~~8sec後大量顯像劑經門脈回流入肝時,才見肝門脈灌注影像。原發性肝癌﹝primary_carcinoma_of_the_liver﹞多有豐富的肝動脈供血,在動脈相即可見病變局部有放射性充盈,稱肝動脈灌注陽性。

 (02)、肝血池顯像:為了鑒別肝靜態顯像占位元性病變的性質,可聯合進行肝血池顯像,觀察占位性病變的放射性缺損區有無血池顯像劑的填充現象。肝囊腫﹝Liver_Cyst﹞或膿腫的血供差,不見放射性填充;原發性肝癌﹝primary_carcinoma_of_the_liver﹞血供較豐富,可見一定程度的填充,其放射性與周圍正常肝相仿;肝海錦狀血管瘤﹝hemangioma_cavernosum﹞血供極豐富,填充程度遠超過正常肝組織而顯示明顯的放射性濃集區,故本法對海錦狀血管瘤﹝hemangioma_cavernosum﹞的診斷符合率明顯高於XCT和超音檢查,是診斷本病的首選方法。

03、肝膽顯像:目前國內常用的肝膽顯像劑﹝99mTc-EHIDA﹞能很快被肝細胞攝取,並迅速經膽道﹝bile_tract﹞系統排至腸道。於靜脈注射顯像劑後即刻、5、10、20、30、60min(必要時延至2~24h)進行胸腹部系列顯像,根據肝、膽、腸、腎等臟器攝取顯像劑的時間和數量,判斷肝臟的攝取功能,和肝膽系統的排泄功能,可用以診斷梗阻性黃疸﹝jaundice﹞的梗阻部位(肝內或肝外)和程度(完全性梗阻或部分梗阻),對鑒別新生兒肝炎和先天性膽道﹝bile_tract﹞閉鎖有特別重要的價值。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永康堂【YCT】~學習自測~

  
  

答案

  
  

題目

  

【】

關於原發性肝癌的輔助診斷,下列不正確的說法有:

  A、異常凝血酶原測定特異性較高;  B、甲胎蛋白測定陰性可以排除;  C、B超檢查陽性可以確診;  D、放射性核素肝顯像陽性可以確診;  E、肝穿刺活檢結果正常不能排除

【】

肝占位性病變的直徑多大才能在肝顯像中顯示:

  A、>0.2cm;  B、>0.5cm;  C、>1.0cm;  D、>2.0cm;  E、>3.0cm

【】

肝顯像診斷肝內有占位病變的主要依據是:

  A、位置異常;  B、大小異常;  C、形態異常;  D、局限性放射性稀疏和缺損;  E、彌漫性放射性稀疏

【】

肝顯像對於肝內占位病變能做到的有:

  A、可定位診斷;  B、可定性診斷;  C、可顯示占位元病變大小;  D、可顯示占位元病變形態;  E、可瞭解占位病變單發或多發

【】

肝顯像的適應症有哪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