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上腺疾病 

一、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 

 腎上腺皮質分泌糖皮質激素(在人類主要是皮質醇)、鹽皮質激素及腎上腺雄激素。腎上腺皮持功能亢進(hyperadrenalism)根據何種激素分泌過多可分為不同的綜合征,以下兩種較多見。

 

(一)Cushing綜合征 

 Cushing綜合征時,糖皮質激素長期分泌過多,促進蛋白異化,繼發脂肪沉著。表現為滿月臉、向心性肥胖、皮膚變薄並出現紫紋、多毛、痤瘡、高血壓、糖耐量降低、月經失調及性功能減退、骨質疏鬆、肌肉無力等。其病因有以下幾種。

 

1.垂體性Cushing綜合征: 

 主要由垂體ACTH細胞腺瘤所引起,少數由於下丘腦異常分泌過多的促皮質釋放因數(CRF)所致。血清中ACTH增高,雙側腎上腺呈彌漫性中度肥大,重量可達20g(正常8g左右),切面皮質厚度可超過2mm,呈腦回狀。鏡下主要是網狀帶及束狀帶細胞增生(圖15-13、圖15-14)。

 

 

15-13 腎上腺皮質彌漫增生(大體)

鏡下觀,腎上腺皮質束狀帶彌漫性增厚

腎上腺肥大,皮質彌漫性增厚,切面呈腦回狀

 

15-14 腎上腺皮質彌漫增生

 

2.異位分泌ACTHCRF腫瘤腎上腺變化與上述同。

 

3.腎上腺皮質結節性增生(adrenocortical nodular hyperplasia):

 其原因不明,有的呈家族性。雙側腎上腺明顯肥大,重量可超過50g,在彌漫增生的基礎上又有許多增生的結節,大小不等,直徑從數毫米至2.5cm。鏡下,彌漫增生者主為網狀帶及束狀帶細胞,而結節內多為束狀帶細胞,常見多量脂褐素,致結節呈棕褐色。患者血清ACTH水準下降。

 

4.功能性腎上腺腫瘤:

 除腫瘤變化外,血清中ACTH減少,致使腎上腺非腫瘤部分萎縮。

 

5.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例如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由於回饋抑制垂體前葉釋放ACTH,故血清中ACTH等減少,雙側腎上腺皮質萎縮。

 


 

(二)醛固酮增多症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是腎上腺皮質增生的細胞分泌過多的醛固酮所致,引起高血鈉症、低血鉀症及高血壓。本症血清中腎素降低,這是由於鈉瀦留使血容量增多,抑制了腎素的釋放。本病80%是由於功能性腎上腺腫瘤引起,其餘為原因不明的兩側腎上腺皮質增生等,這種增生常呈彌漫性,有時也呈結節狀,鏡下主要為球狀帶細胞增生,有時也混雜些束狀帶細胞。

 

 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於各種疾病造成腎素分泌增多所致,腎素可使血漿中的血管緊張素原轉變為血管腎張素,後者刺激球狀帶細胞使醛固酮的分泌增多。

 

二、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

(一)急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症

 急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症(acute adrenocortical insufficiency)的病因主要有

皮質大片出血、雙側腎上腺靜脈血栓形成,多為敗血症的合併症,可能由於毒素損傷了血管,或者由於DIC所致;

在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的基礎上,由於重症感染、外傷引起了應激反應;

長期皮質激素治療後突然停藥。臨床出現血壓下降、休克、昏迷等症狀,嚴重時可致死亡。

 

(二)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症

 本病又稱Addison病,乃由兩側腎上腺皮質嚴重破壞所致,當破壞超過90%時才出現臨床症狀,否則為亞臨床型。發病呈隱匿性,主要症狀是皮膚和粘膜以及瘢痕處的黑色素沉著增加,這是由於腎上腺皮質激素減少,促進垂體ACTH及β-LPH分泌增加,而ACTH及β-LPH在氨基酸排列順序上有相當一部份與α或β黑色素細胞刺激素(α-MSH、β-MSH)氨基酸順序相同,故有MSH活性(成人垂體不合成MSH),促進黑色素細胞製造黑色素。由於ACTH分泌不足而導致的繼發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時無黑色素沉著,可與本症相鑒別。此外還有低血糖、低血壓、肌力低下、易疲勞、食欲不振、體重減輕等症狀。

 

 引起本病的病因主要有雙側腎上腺結核(圖15-15)和特發性腎上腺萎縮,偶爾也可因轉移癌引起。特發性腎上腺萎縮(idiopathic adrenal atrophy)是自家免疫性炎症,故又稱自家免疫性腎上腺炎(autoimmue adrenalitis),多見於青年,女性顯著多於男性。病人血中常有抗腎上腺皮質細胞線粒體或微粒體抗體,常與其他自家免疫性疾病合併。雙側腎上腺高度萎縮,共重2.5g以下;皮質菲薄,鏡下除皮質萎縮外,有大量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

 

15-15 雙側腎上腺結核

 

三、腎上腺腫瘤

(一)腎上腺皮質腺瘤

 腎上腺皮質腺瘤與局灶性結節性增生的病變相似,兩者可以併發。腺瘤通常是單側單發性,並有薄層包膜,對周圍組織有壓迫現象,為鑒別的主要點。大小直徑為15cm,切面黃色,有時呈紅褐色,鏡下多為類似束狀帶的泡沫狀透明細胞,含有豐富類脂質,有時由類脂含量少的嗜酸性細胞構成,或者兩種細胞混合存在。瘤細胞排列成團,由含有毛細血管的少量間質分隔(圖15-16)。部分腺瘤為功能性,可引起醛固酮增多症或Cushing綜合征,在形態上與非功能性腺瘤沒有區別。

 

15-16 腎上腺皮質腺瘤

上圖 下圖

(二)腎上腺皮質癌

腎上腺皮質癌(adrenocortical carcinoma)甚少見,一般為功能性,發現時一般比腺瘤大,重量常超過100g,呈浸潤性生長,正常腎上腺組織破壞或被淹沒,向外侵犯周圍脂肪組織甚至該側腎。小的腺癌可有包膜。切面棕黃色,常見出血、壞死及囊性變。鏡下分化差者異型性高,瘤細胞大小不等,並可見怪形核及多核,核分裂像多見(圖15-17)。常轉移到腹主動脈淋巴結或血行轉移到肺、肝等處。分化高者鏡下像腺瘤,如果癌體小又有包膜,很難與腺瘤區別,有人認為直徑超過3cm者,應多考慮為高分化腺癌。

 

15-17 腎上腺皮質癌

 


 

(三)腎上腺髓質腫瘤

腎上腺髓質來自神經脊,原始細胞為交感神經母細胞,以後分化為神經節細胞及嗜鉻細胞,因此可形成神經母細胞瘤、神經節細胞瘤及嗜鉻細胞瘤。

 

嗜鉻細胞瘤(phenochromocytoma):

80%~90%發生於腎上腺髓質,絕大部分為單側單發性,偶爾見於雙側,90%為良性,好發於3050歲。腫瘤細胞可分泌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以去甲腎上腺素為主,偶爾也分泌多巴胺及其他激素,故臨床主要有兒茶酚胺過高的症狀,表現為血壓增高,多呈間歇性發作,並伴有頭痛、發汗、末梢血管收縮、脈搏加快、血糖增高、基礎代謝上升等症狀。肉眼觀,大小不一,平均100g左右,甚至可達2000g,有包膜,切面灰紅色、灰褐色,常見出血、壞死、囊性變及壞死灶。鏡下嗜鉻細胞為大多角形細胞,形成細胞索或細胞巢,可有不同程度的多形性,有時出現巨細胞,瘤細胞胞漿內有大量嗜鉻的微細顆粒;電鏡下,顆粒有包膜,電子緻密度低者含有腎上腺素,而包膜不清楚電子緻密度高者含有去甲腎上腺素,用免疫組化方法亦可顯示。間質主要是血竇。良、惡性腫瘤在細胞形態方面無截然界限,包膜被侵犯並不能作為惡性的肯定證據,但如有周圍組織浸潤及轉移,則屬惡性無疑。

 

腎上腺外嗜鉻細胞瘤多為多發性,位於主動脈兩側副節細胞分佈處,常稱為副節細胞瘤(paraganglioma)。本瘤好發於1020歲,多數為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的一部分,40%為惡性。

 

A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